编注:研经工具首页电子图书馆的《麦克阿瑟研经指南》由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的部分讲道稿整理而成。

补充:《麦克阿瑟新约注释》(又名:生命宝训讲道注释 [以弗所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二三书犹大书])已在研经工具上线,《麦克阿瑟注释圣经》预计今年底上线。请访问研经工具,使用更多资源。


十字架刑罚的邪恶程度

经文:马太福音27:27-37

 

许多年以前,学者弗雷德里克·法勒(Frederic Farrar)写了《基督的生平》一书(The Life of Christ)。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被钉十字架的死亡似乎包含着痛苦和死亡所能涉及的一切可怕和惊悚细节——眩晕、痉挛、干渴、饥饿、失眠、创伤性发烧、破伤风、羞耻、对羞耻的宣扬、漫长的持续折磨、预先等待的恐惧、伤口得不到处置而来的朽烂——这一切的剧烈程度刚好达到可以承受的极限,但又刚好止步于受痛苦的人昏死过去从而得以解脱的界限。

不自然的身体姿势导致受刑者的每一个动作都钻心地疼痛:撕裂的静脉血管和压碎的肌腱剧痛不止、抽搐悸动;伤口因暴露在外而变得红肿高大,渐渐生出坏疽;动脉血管——尤其是头部和腹部——因额外充血而肿胀起来,承受压迫。各种不同形式的痛苦渐渐增强、持续下去,与此同时,又在它们之外增加了一阵阵灼热剧烈的难耐干渴;这一切的身体并发症促使内心生出一种兴奋与焦虑感,反倒使人期盼死亡本身——死亡原本是可怕的未知仇敌,当它临近的时候人往往是大大颤栗不已——现在反倒添置了一个美味佳肴般精美细腻的解脱层面。[1]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第1纪处决犯人的方式与现代不一样。官府并不求一种快速的、无痛苦的死亡,从而为罪犯保留微小程度的尊严。相反,他们寻求一种使人备受折磨的酷刑,来全然羞辱他。这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为我们忍受的那种酷刑折磨。

基督被钉十字架是救赎历史的高潮。上帝的救赎计划在十字架上达到顶点,因为主担当了世人的罪,为一切信他的人预备了救恩。

1.约翰的观点

十字架彰显了上帝的恩典、怜悯、良善、慈悲和大爱,这是其他任何历史事件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进到圣经里面,全然专注于上帝在十字架上对慈爱和恩典的自我启示。大体上说,这就是约翰福音的宗旨。他是从上帝的观点来看十字架。他向我们表明,这是预言的应验——上帝的预定计划得到落实。你读约翰对被钉十字架的记载,禁不住惊叹于耶稣基督的死显明出的上帝荣耀、恩典和慈爱,油然生出敬畏之情。

2.马太的观点

马太从截然相反的角度来对待十字架。他叫我们看见,耶稣基督的死如何彰显了人心的险恶。

彼得在五旬节那天讲道的时候,他在使徒行传2:22-23说,基督的死是上帝早已定好的,但也是恶人的手使它成全的。耶利米书17:9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假如有一个地方,我们可以看见这节经文得到证实,那就是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

1罪恶的夸胜

并不是说,好像在基督的生平当中,恶事先前未曾显现出来过。在耶稣出生的时候,恶人就曾图谋杀害他。他们妄图诋毁耶稣的教导,阻止他的神迹。恶人违背犹太和外邦的一切公义标准,执意将耶稣定罪。他们借着一个假冒为善之人的亲吻,把他出卖。他们将他抓捕,构陷他,打他的脸,用拳头打他,吐唾沫在他身上,鞭打他,戏弄他。然而,恶人还要杀害他,才肯罢休。

2罪恶的折磨

然而,就连死亡本身也不足以填满其邪恶欲望——他们还必须折磨耶稣。他们必须戏弄、讥笑和羞辱他,直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为止。基督的仇敌邪恶充满到一个地步,甚至在他们看来,连他的死似乎也令他们大失所望。他们巴不得把他的死期延长到一个地步,继续把毒液吐在他身上。所有站在十字架周围的人,他们言语和行为的残忍程度,甚至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加以形容。

本课内容

马太描写了十字架前后四种类型的恶人:浑然无知的恶人、明知故犯的恶人、反复无常的恶人,以及信奉宗教的恶人。

浑然无知的恶人——冷酷无情的兵丁(27-37节)

1.对耶稣的戏弄(27-30节)

1彼拉多的罪

 

“巡抚(彼拉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praetorium),叫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27节)

 

1)彼拉多的罪行

彼拉多已经违背了公义、良知、信念、事实、正直和品格。为了讨人喜欢、官位牢稳,他出卖自己的灵魂。他被犹太人逼得无路可退,乌纱帽的牢稳岌岌可危。他害怕犹太人再次揭竿而起,让他丢掉饭碗,声名狼藉。明知不公道,但他还是觉得迫不得已,向耶稣行了那些事。他反复宣告查不出耶稣有罪,却非但不释放耶稣,反倒鞭打和戏弄他,想以此来满足暴民的嗜血欲望。随后又试图把耶稣说成一个可怜巴巴的人,决不可能对罗马或以色列构成威胁。他盼望这种策略可以促使人群到此为止,别再强迫他处决一个无辜的人。

2)彼拉多的兵

我们开始这次查经的时候,耶稣已经忍受了鞭打(26节)。鞭打之后,被钉十字架之前,发生了27节这一幕。他们把耶稣带到衙门,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周围。译作“全营”的希腊文是speira,指的是六百名兵丁。

①他们的身份

这些兵丁是罗马军团的士兵,他们大部分并不是意大利人。使徒行传10:1说,哥尼流是意大利营的,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罗马帝国一般是从所占领的国家招募军人。罗马人在以色列常常使用叙利亚士兵,因为他们说的是亚兰语,那是以色列的通用语言。罗马士兵大多数未必是罗马人,但他们却反映了罗马的军事实力和存在。犹太人免于在罗马军队服役,即或他们可以,也不肯服役。

②他们的无知

在基督周围执勤的这个特定营归彼拉多指挥,它的总部设在沿海的凯撒利亚,位于耶路撒冷以西大约90公里。他们很可能对耶路撒冷和它的宗教并不熟悉。他们肯定对耶稣了解得不多,甚至毫不了解。所以,他们所行的,是浑然无知。在他们看来,耶稣不过是一名囚犯,而且还是一名非常奇特的囚犯。他们并不是经常可以见到自称为王的囚犯。这些兵丁估计是把耶稣看作一个稀奇古怪和可怜兮兮的人物。耶稣的面部已被手掌和拳头打得鼻青脸肿,唾沫吐了他一身,身体已被撕裂,从肩膀往下血流如注。从众人对耶稣的喊叫声中,他们知道他自称为王。他们还知道这些人想叫他死。所以,他们把耶稣视为一个冒牌货和骗子,或许甚至还认为他精神失常,活该受他们戏弄。然而,在与他们对峙的整个过程当中,耶稣始终一语不发。兵丁像对待小丑一样对待耶稣,就好像对待大街上可怜的白痴小孩一样。他们冷酷无情、无动于衷、目光短浅。

③彼拉多的监督

在彼拉多的督导之下,兵丁针对耶稣自称为王展开戏弄。我认为,兵丁这样做,并不在彼拉多的视线之外;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在他的密切注视之下。约翰福音19:4告诉我们,耶稣受鞭打之后,被带到外面的人群当中,“彼拉多又出来”。所以,他肯定呆在衙门里面,晓得正在发生的事情。我确信他以赞许的态度旁观,因为他想让耶稣看上去像一个假冒的王。然后他就能当面质问犹太人,因他们口口声声说,耶稣对罗马或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2兵丁的玩乐(28-30节)

因为受鞭打,耶稣早已鲜血淋漓,痛苦不堪。兵丁开始玩乐的时候,耶稣变成他们讥笑的对象。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勉强的心态。他们恨透了犹太人,会竭力抓住一切所能得到的机会,来戏弄他们。耶稣未曾做过一件对不起他们的事。然而,他们毫无兴趣减轻他的痛苦。他们毫不在意耶稣所受的痛苦,毫无兴趣医治他的伤口,而是执意加剧他的痛苦。他们受训练就是为了酷刑折磨和大行杀戮,所以渴望血腥的场面。他们反映出来的,正是他们的父,就是魔鬼的心。魔鬼本是吼叫的狮子,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

1)脱了王的衣服

 

“他们给他脱了衣服”。(28a

 

耶稣受鞭打的时候,是赤身露体。鞭打结束之后,兵丁又给耶稣穿上里衣。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粗糙的布料贴在裂开的伤口上,会造成何等的疼痛。他被带回衙门之前,里衣已在身上穿了一段时间。兵丁开始玩乐的时候,又一次把那件衣袍从他身上撕扯下来,又把他的伤口暴露在外头。

2)王的象征物件(28b-29节)

①袍子

 

“穿上一件朱红色的袍子”(28b

 

兵丁找来一件被人扔掉的朱红色袍子——这种袍子本来是当作外衣披在这些士兵身上的——把它穿在耶稣身上。马太说袍子是朱红色的;约翰却说是紫色的(约19:2)。这样描写想必事出有因。

a.紫色

约翰有可能是把它当成紫色来看待,因为这种颜色代表着威严。这样一来,也就越发着重强调士兵对待耶稣的时候,是把他当作假冒的王。

b朱红色

以赛亚书1:18说:“你们的罪虽像朱红”。马太看待这件袍子,有可能视为象征着我们的罪。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林前5:21)。

②冠冕

 

用荆棘(希腊文akantha)编作冠冕(希腊文stephanos),戴在他头上。”(29a

 

我们不知道这种荆棘是从哪种植物上摘取来的,兵丁的宗旨,是要叫这顶冠冕成为凯撒提庇留所戴桂冠的廉价仿制品,让它给人带来痛苦。29节说,兵丁把它(希腊文epithitemi)戴在他头上,毫无疑问是用力按在他头上的。荆棘刺透了他的额头,细细的血线从他脸上淌下来。这使我想起创世记3:18,亚当和夏娃犯罪之后,上帝咒诅大地说:“地必长出荆棘和蒺藜来。”我认为冠冕象征着他担当了世界的咒诅。耶稣在十字架上不但除去了罪,而且还挪去全地所受的咒诅。罗马书8:19说,一切受造之物都在等候“上帝的众子显出来”。它也必从咒诅中得着释放。

③苇子

 

“(他们)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29b

 

右手是权柄的象征。苇子象征着君王的权杖,它由普通的苇杆制成。兵丁把它放在基督手里,是为了戏弄他的权柄。罗马帝国的钱币铸有提庇留的头像,手握权杖。

3)王所受的苦(29b-30节)

①戏弄他的君王身份

 

“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他脸上……”(29b-30a

 

这句宣告毫无真心诚意,完全是挖苦和嘲讽。在马太福音26:68,犹太领袖戏弄他自称为先知。对人格的最大侮辱就是吐唾沫在人脸上。先前犹太领袖吐唾沫在他脸上(太26:67),现在罗马兵丁也这样行。仿佛全世界的人都聚集起来吐唾沫在上帝儿子的脸上。要是他们晓得自己正在戏弄的这个人是谁该有多好!要是他们晓得自己是把荆棘冠冕戴在谁的头上,把朱红色的袍子穿在谁的身上,那该有多好!当日吐唾沫在耶稣脸上的那些人,你能想象对他们来说,今天在地狱里面必定是什么样子吗?在彼拉多的审判厅里,一切似乎都那样好玩,当他们回想起来的时候,必定产生怎样的想法呢?

②戏弄他的权柄

 

“拿苇子打他的头”(30b

 

兵丁接二连三用苇子打耶稣的头,这是为什么呢?为了嘲笑耶稣的权柄。他们就连权杖都可以从耶稣手里夺过来,并且用它来打他的头,他又能是哪种类型的王呢?在他们看来,基督的至高无上是一个笑话。他们自以为既然可以吐唾沫在他脸上,又用他自己的权杖打他的头,却招不来丝毫的报复,那么他绝不可能是王。对耶稣的戏弄展示出人心难以置信的邪恶。兵丁并没有一点针对耶稣的恩怨,他们是在残暴的娱乐当中,尽情享受内心的败坏。然而,在整个的过程当中,耶稣全然忍受。耶稣一语不发,也未作任何反抗。耶稣甘心为罪人受苦——不但包括十字架的死,而且还有随之而来的一切苦难。希伯来书12:3说,耶稣忍受罪人这样的顶撞。耶稣之所以忍受,是因为他晓得这些是一定会有的事。先前耶稣对门徒说:“我们到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太20:18-19)耶稣准确执行预先的计划。耶稣已面对过犹太人,现在是在外邦人面前。尽管蒙羞辱,受痛苦,他却一直默然无语。

耶稣被钉十字架(31-37节)

马太福音省略了戏弄之后紧接着发生的事情,但约翰福音19:4-16却告诉了我们。

1计划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31节)

 

释经家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告诉我们,钉十字架“起源于波斯;它源自一个事实,波斯人把大地视为神圣,归于光明之神奥玛兹德;罪犯被人举起来,脱离地面,免得他污秽大地,因为它是上帝的产业。钉十字架的刑罚从波斯传到北非的迦太基,罗马是从迦太基学来的这种刑罚。”[2]罗马人大范围推行钉十字架的刑罚。基督的时代,以及罗马占领以色列期间,罗马人至少将30000名犹太人钉在十字架上。他们沿着大路行刑,为的是警告人触犯罗马法律会是怎样的下场。钉十字架是在明明昭示人反对罗马的后果。

2朝圣之路(32-33节)
1)城内

 

“他们出来的时候”(32a

 

兵丁要在受刑的人前面领路,去钉十字架,所以他们例行正常的程序。马太省略了他们出城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受刑的人必须被带到城外处决,因为犹太人不愿城被污秽(例如利未记4:12)。希伯来书13:12说,耶稣“在城门外受苦”。我们确实需要明白在耶稣被领出衙门之后,但在出城之前,此间发生的事情。

①十字架的定义

约翰福音19:16-17说:“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我们知道,耶稣赶赴刑场的时候,起先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圣经上完全没有暗示说,耶稣只不过背着十字架的一部分。有些人认为耶稣仅仅背着横木,有些人认为他背的是中间那一段。我相信他背的是整个十字架。十字架的重量超过90公斤。以他那种身体状况去背十字架,实在极其沉重。

②罪犯的游街示众

赶赴刑场的队伍是这种景象:囚犯身边由四名罗马兵丁围着,四角各有一名兵丁,前头和身后由其他兵丁护送从城中穿过。耶路撒冷挤满了前来朝拜,欢庆逾越节的朝圣者。因为这一天是逾越节,必定满大街都是人。兵丁会沿着主要街道展示受刑的人。有一块牌匾,要么挂在受刑者的脖子上,要么走在前头的人手里拿着它,上面标明受刑者遭到处决的原因。这样百姓就能知道这一罪行的代价。

 

                                                                                    

耶稣最后一次在众人面前讲道

耶稣在穿过耶路撒冷街道的行进过程中,最后一次在众人面前讲道,这是一篇简短的讲道。

1.功课

路加福音23:27-29说:“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咷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他说的这件事,没有一个犹太母亲可以想象。然而,日子将到,她们要巴不得自己没有儿女。耶稣还说:“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30节)将有极其可怕的审判到来,她们巴不得自己没有儿女,因为她们要眼见着儿女惨遭杀戮。

2.谚语

耶稣接着说了一句谚语:“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31节)他说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耶稣就是那有汁水的树,耶路撒冷的居民则是枯干的树。耶稣是个无罪的人,罗马人尚且都要把他钉十字架,更何况犹太民族犯了罪,又将如何处治他们呢?因为耶稣是有汁水的树,所以不会把他视为烧火的木柴。但既然犹太民族是枯干的,也就理当焚烧。你烧的是干柴,而不是有汁水的木柴。罗马人连一个无罪的人尚且都要杀害,更何况犯了罪的人,也就是继续发动起义,反对罗马的人,他们又要怎样处治他们呢?当然,耶稣指的是公元70年,因他们针对罗马的敌对行动,而招致耶路撒冷被毁的事。

耶稣最后讲给百姓的信息关乎将来的审判。它来得非常快,就在许多百姓有生之年的范围以内。以色列地至今还未从中恢复过来。

                                                                                   

 

在马太福音27:32,赶赴刑场的队伍沿着主路从北门出了城。沿着主路执行死刑,是要让路过的人胆战心惊地见证犯下反对罗马帝国的罪行要承担怎样的后果。

③基督的体力衰竭

随着赶赴刑场的队伍出了城,显然耶稣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我相信耶稣是有史以来最强壮的人,因为他没有罪。耶稣的身体没有沾染污秽,因而势必达到上帝设计未受玷污的身体所能达到的极限。然而,即便是这样,耶稣的体力也已损耗完毕。耶稣的血快要流干,他所忍受的痛苦难以置信。自从头天晚上一直到现在,他没有睡觉。耶稣被犹大出卖,亲眼目睹众门徒离弃自己。耶稣已经历了不公义的审讯,忍受了随之而来的凌辱。鞭刑和殴打早已耗尽他的体力。当初耶稣在旷野禁食和受试探四十天之后,曾有天使加给他力量(太4:1-11),但这次却没有。

2)城外

 

“……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32b

 

①西门的服事

a.西门的居住地

古利奈是一个希腊定居点,位于亚历山大城以西,希腊正南方的北非沿岸,深入内陆大约16公里。今天位于利比亚境内。许多犹太人生活在那里,因为那是一个贸易中心。西门在耶路撒冷,毫无疑问是因为来过逾越节。我们确实知道,耶路撒冷有一间专供古利奈人使用的犹太会堂(徒6:9)。我们相信他是犹太人,因为西门是一个犹太人的名字。

b.西门被抓壮丁

马可福音15:21说:“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耶稣出城的时候,西门刚好从乡下回来。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在乡下转悠。或许他是去看望某个人,或者他在购置一些物品,预备过逾越节。有些人提出,他不应当在圣日出去转悠。但安息日的律法未必适用于节期,而仅仅适用于安息日。所以,他出去转悠也没关系。他从赶赴刑场的队伍身边经过,罗马兵丁征用他,来背耶稣的十字架。罗马人决不会背罪犯的十字架,当然更不会背犹太罪犯的十字架。

c.西门的家人

马可福音15:21说,西门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亚历山大和鲁孚是希腊人的名字。所以西门虽是犹太人,却给两个儿子起了希腊名字。这种做法并非异乎寻常,而是相当普遍,尤其是生活在以色列之外某个地区的人。马可为什么提到亚历山大和鲁孚的名字呢?因为马可很可能是在罗马写的福音书,他的首批读者很有可能隶属罗马教会。他们有可能认识亚历山大和鲁孚。使徒保罗说:“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罗16:13)鲁孚的母亲又能是谁呢?西门的妻子。

d.西门的救恩

不难想象,西门固然是无意中经过,被人勉强去背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却借着这次经历归向基督,并且把两个儿子培养成罗马教会的顶梁柱。显然他的妻子变得就像使徒保罗的母亲一样。所以起先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举动,却很可能成为一家人归信的途径。我可以想见,等我们到天上的时候,一定会见到古利奈人西门,以及他的妻子和儿女。

②髑髅地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33节)

 

“各各他”是亚兰语的一个名词,音译成希腊文,然后再音译成汉语。它的意思是“髑髅地”。路加使用了一个希腊文的单词kranion,英文的cranium(意思是颅骨、头盖骨)就是由它衍化而来。拉丁文武加大译本把它译作Calvary(加略山),这是译作“颅骨”的拉丁文。有人提出,这是一个地上堆放着许多颅骨的地方。但那样一来,就应当把它称为颅骨堆放地。而且,你可以肯定,犹太人不会允许骨头四处堆放。它被称为髑髅地,是因为它的形状像一具颅骨。我在耶路撒冷参观过一个地方,据说就是那个地点。它依然看上去像一具颅骨,位于耶路撒冷北部城外面的主路上。

3预备(34节)
1)递给耶稣镇静剂

 

“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醋给耶稣喝……”(34a

 

①醋的功用

希腊文本表明,他们是把酒(希腊文oinos)递给他喝(和合本译作“酒”——译者注)。“苦胆”是一个笼统说法,指的是味道苦的东西(参见 69:21)。马可福音15:23说,没药与酒调和在一起。没药是一种味道很苦的树脂,把它放在酒里面,是一种使人镇定下来的方法(参 见诗69:21)。在公元第1世纪,人们认为它有麻醉的特性[3]兵丁让受刑的人服药,并非把它视为怜悯之举;他们并不在乎受刑的人是否受痛苦。让受刑的人服药是为了叫他们省事,因为假如不给受刑者服药到某种程度,用锤子把四只钉子穿透受刑者的四肢,有可能非常困难。因此,他们若能以某种方法,使受刑的人服镇定药,对他们大有帮助。

的供应

相传在耶路撒冷有一个富有妇女协会提供苦胆,来减轻受刑者的痛苦[4]。她们这样做,是为了成全箴言书31:6那句话:“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

2)拒绝服用镇静剂

 

“他尝了,就不肯喝。”(34b

 

耶稣不肯喝酒与没药的混合物,为什么呢?因为他先前说过:“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18:11)他不会容许自己的感官受到麻醉,而是定意忍受十字架充充足足的痛苦。

4获利

 

“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35节)

 

马太并未使用栩栩如生的形容词来描写十字架的痛苦。他只是说:“他们将他钉在十字架上”。

1圣经专注的事项

我察看马太福音27:35的时候,感觉英文的翻译也许遗漏了什么东西。于是去查考希腊文本,结果发现它比英文的文本还不起眼。希腊文本的字面表述是:“已将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分他的衣服”。被钉十字架一笔带过,仅是为了描写分基督衣服的人。马太为什么没有描写得更加详细一些呢?因为他的要点是人的罪大恶极。圣经并未专注于耶稣在十字架上肉身经受的痛苦,而是专注于人的罪大恶极。它并未描写耶稣的痛苦,而只是描写人向他所行的事。除了基督在客西马尼园所忍受的之外(路22:44),我们对他所受的痛苦一无所知。就连他在十字架上说的话,也不是在表达身体的痛苦,而是在表达他与上帝的隔绝。

2文士添加的经文

雅各王版的英文圣经在马太福音27:35添加了下面一句预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这是从诗篇22:18引用过来的。但这句预言并不属于马太福音27:35,很有可能是从约翰福音19:24借用过来的。它并未出现在最古老的马太福音手抄本里面。情况很可能是,有一名文士正在抄写马太福音的时候,想起约翰福音19:24,于是把它添加在马太福音的页边空白处,正像你在注释类圣经的页边空白处看到的那些经文。后来,另一名文士抄写同一小段的时候,有可能觉得这句预言应当包括在正文里面,于是将它从页边空白处拿掉,抄录到正文里面。你可以看见,查找最古老的手抄本为什么很重要。

这一切丝毫没有降低预言的真实性。马太福音27:35确实是对诗篇22:18的应验。使徒约翰特意把应验的预言记录下来,因为他是从上帝的角度来看待十字架。然而,马太却忽略了这类参照经文,因为他所关注的,是要说明人的罪大恶极。

马太说,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分他的衣服——他们各得一份。犹太男子通常穿戴五件衣物:鞋子、里衣、头巾、腰带和外衣。那些兵丁各得一件,根据约翰福音19:23,里衣还在。这是一件无缝隙的衣裳,胳膊与头部留有敞口。因为有四名兵丁,所以他们决定以拈阄的方式,来赌里衣。这是对诗篇22:18的应验,只是马太并未评注。他要我们看到的是,兵丁何等冷酷无情。

5看守者

 

“又坐在那里看守他。”(36节)

 

他们为什么坐在那里看守耶稣呢?那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处在戒备状态,免得有人过度残害基督,或者免得有人想要救他。他们以残忍戏弄的态度保持警戒,确保在已经遵行的程序之外,不再生出其他事端。

6通告

 

“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37节)

 

比照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部福音书,我们得到完整的罪状语句:“这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犹太领袖不喜欢这句话。在约翰福音19:21,他们要求彼拉多修改措辞。但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约19:22)彼拉多是在戏弄这些领袖。他要百姓观看这句宣告,既取笑耶稣,又取笑犹太民族。他甚至让人用三种语言写下来:通用语言希腊文、当地的语言亚兰文,以及罗马人的语言拉丁文。彼拉多一直把挖苦的态度保持到底。

世界充满了像兵丁一样的人。有许多人甚至想到耶稣就嘲笑,把他看作一个笑料。世界充满了对耶稣基督冷酷无情的无知之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拒绝的这个人是谁。除非他们向耶稣觉醒过来,否则必定与这些兵丁现在正经受的一样,带着同一种懊悔度过永恒。

然而,这一幕却有一个美好的结局。马太福音27:54说:“百夫长(指挥一百名士兵的军官)和一同看守耶稣的人看见地震并所经历的事,就极其害怕,说:‘这真是上帝的儿子了。’”路加福音23:47说:“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上帝,说:‘这真是个义人!’”从这一群兵丁当中,至少走出一个真正信从基督的人。当耶稣挂在十字架上快要死的时候,虽被无知罪恶的人挂在那里,他却为万人成就了救恩,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的人也能得着。耶稣岂不是罪人的朋友吗?

专心解答下列问题

1.约翰在对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记载当中,着重强调的是什么观点呢?马太强调的又是什么观点呢?

2.在基督的整个生平当中,罪恶对他有怎样的影响呢?

3.在衙门里面,有多少兵丁聚集在耶稣周围呢?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太27:27)?

4.我们为什么可以认定这群士兵对耶稣一无所知呢?

5.马太和约翰使用不同的颜色来描写兵丁给耶稣穿在身上的袍子,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太27:28)?

6.荆棘冠冕象征着什么呢(太27:29)?

7.苇子又象征着什么呢(太27:29)?

8.兵丁戏弄耶稣的哪些特点呢(太27:29-30)?

9.耶稣为什么默默无声地忍受如此残酷的待遇呢?

10.罗马人为什么沿着主路把受刑的人钉在十字架上呢?

11.为什么必须在城外处决犯人呢?

12.描述一下带着耶稣赶赴十字架刑场的队伍。

13.耶稣被人带着去钉十字架的路上,向百姓教导了什么事呢?那句谚语描写的又是什么呢(路23:27-31节)?

14.西门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说挑选他背基督的十字架最终意义重大呢(太27:32)?

15.描述一下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地点。髑髅地是什么意思呢(太27:33)?

16.兵丁递给基督酒与没药的混合物喝,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这种混合物是什么人为兵丁提供的呢?

17.耶稣为什么拒绝喝这种调制的酒呢?

18.马太为什么没有更加详细地描写基督被钉十字架的过程呢?

19.耶稣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兵丁为什么坐下来看守他呢?

仔细思考以下原则

1.我们已经看到,基督被钉十字架是耶利米书17:9的一个很好例证,那里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人里面的东西——而不是外表的东西——才是上帝最看重的东西。请你查考下列经文:撒母耳记上16:7;历代志上28:9;诗篇44:20-21139:1-4;以及希伯来书4:12。上帝看每一个人的时候,他能看到什么呢?上帝若是看你里面,又会看到什么呢?在你生命当中有一些事情,如果他能看见,你却巴不得他看不见,你要利用这段时间在上帝面前承认这些事。你要把心里面一直在隐藏的一切罪恶倾倒出来。你要恳求他向你显明在未来的日子可能在你心里储藏着的罪。现在你要感谢上帝,因他实在爱你,甚至甘心释放你脱离罪的重担和刑罚。

2.回顾兵丁戏弄耶稣的那一段。假如把你放在类似的环境当中,你觉得你会怎样回应呢?基督对那些戏弄他的人所持的态度,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功课呢?你已学到的这些事情,在今天你所面对的处境当中可以怎样应用呢?

3.有许多人可以归类为无知的恶人。甚至你有可能认识一些这类的人。你对这些人的看法有没有因着这一课的学习而改变呢?你可以怎样跟他们接触,讲论基督宣告的事呢?你要记住,尽管你不属于这个世界,但你还在这个世界里面。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避免与不敬虔的人有某种程度的交往。你只要确保交往的时候,将基督宣告的事讲解给他们。让他们不再无知下去。

 


[1] N.Y.: A.L. Burt, 1874, p499

[2] 《马太福音》卷二,[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5], p. 365

[3] Dioscorides Pedanius, Materia Medica, I.lxiv.3

[4]参见《巴比伦塔木德》,犹太公会篇,Babylonian Talmud Sanhedrin 43a.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