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研经工具首页电子图书馆的《麦克阿瑟研经指南》由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的部分讲道稿整理而成。

补充:《麦克阿瑟新约注释》(又名:生命宝训讲道注释 [以弗所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二三书犹大书])已在研经工具上线,《麦克阿瑟注释圣经》预计今年底上线。请访问研经工具,使用更多资源。


谁是杀人的?

经文:马太福音5:21-26

 

1.社会上的杀人

各种各样的冲突都会造成杀人:杀人的起因包括暴力犯罪、家庭争吵、异性恋以及同性恋的三角恋爱、黑社会伙拼、各种吵架、打架和误会。杀人的事随时都在发生。事实上,杀人在我们所在的城市已经司空见惯到一个地步,甚至都未必总能登上新闻,除非是案情离奇或者涉及多人被杀。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杀人实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正在随时变得更加恶化,更不用说它还有其他一些形式,诸如自杀或堕胎,单单是堕胎,自从合法化以来就已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婴孩被人杀害。

2.圣经上的杀人

1)对杀人的定罪

我们的主在马太福音5:21说:“你们听见有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这条命令源自何处呢?哎呀,你若对上帝的启示略知一二的话,就晓得它源自出埃及记20:13,当时上帝颁布十诫,说:“不可杀人”。但在杀人的事上,圣经所说的远不止这一句话。我们若是看看创世记9:6,就可知晓……

2杀人的后果

“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流;因为上帝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上帝首创了死刑,作为杀人罪的刑罚;因为夺去一个人的性命,就是攻击造在人里面的上帝形像。

3杀人的构成要素
1杀人不是什么

你若研习出埃及记20:13,便会发现“杀人”这个词的意思是“谋杀”。杀人并不是指死刑,也就是在上帝的允准之下,经由那些“不是空空地佩剑”(罗13:4下)之人的手,结束一个人的性命。杀人指的也不是正义的战争,那时原是按照上帝对历史的安排,在国家层面爆发冲突,执行上帝的旨意,对一些国家施行审判。我相信创世记20:13的文字也与自我防卫全然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当我们的生命,以及别人的生命遭受一些人的攻击和侵害的时候,他们意图杀害我们,我们便有权保护这些生命当中上帝的形像。而且,我认为这里的意思也不是指意外死亡。比如说,申命记19章里面说,一个人若是误杀了别人的性命,那么这个人便不用主动放弃自己的性命,因为并未牵涉到预谋的事。

2杀人是什么

关于这条不可杀人的命令,圣经谈论的是谋杀,一种预先策划和密谋的暴力行为。圣经告诉我们,谋杀……

可以判处死刑

我们在出埃及记21:14看到:“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一个人若是预谋夺去邻舍的性命,上帝重申了对他的死刑判决。

魔鬼是始作俑者

约翰福音8:44说,魔鬼是杀人的。

邪恶心的彰显

我们在马太福音15:19发现,谋杀是邪恶人心的一种彰显。“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渎。”之所以发生凶杀、偷盗、以及所有其他这些事情,并不是因为社会贫困,或者压力巨大的环境;发生这些事,乃是因为败坏的人心。

心思邪僻的结果

罗马书1:28说,上帝任凭人存邪僻的心,结果人便“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29节)人之所以杀人,乃是因为他存邪僻的心,听凭邪恶摆布,因为他已弃绝了上帝。

⑤从情欲发出来的行为

保罗在加拉太书5:21告诉我们说,谋杀是一个人未重生的本性行出来的事。

⑥上帝所憎恶的事

箴言书6:16-17说:“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

致使人被拒于天堂之外的一个原因

启示录22:14-15说:“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城外有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上帝的国既处于永恒状态,便不是杀人者的容身之所。

4杀人的背景

那么,当我们想到谋杀之类的犯罪时,若是感觉有些倒胃口,便是非常认同听耶稣讲论的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因为在马太福音5-7章,我们的主在加利利的山坡上针对的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还有大群人当中其余的人。他从这里开始,就要对付他们浅薄的人生态度,他说:“你们听见有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5:21)耶稣的意思是说:“你们相信谋杀是错误的,因为你们若是行了这事,就难免受审判。”到这个时候,犹太人中有许多人很可能在想:“阿们!我们反对谋杀;我们向来按照拉比传统接受古人的教训说,谋杀是一件恶事。我们决不会杀害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们遵守了这条上帝的律法,‘不可杀人’。”事实上,他们想到自己没有杀人,也就以此说服自己,他们乃是义人。(照样,关于“不可奸淫”(出20:14)的诫命,他们也是这样自称为义。因为他们并未公然行出奸淫的罪来,所以,便说服自己说,他们是圣洁的。)所以,我们若是不接受谋杀的概念,暗自思想说:“哎呀,这些泯灭人性的败类啊……杀人犯身上固有那种难以形容的恶毒品性。他们与我并不是同一种人;我并不杀人……我才不是那种人。”在这一点上,我们就与法利赛人没什么分别。

法利赛人在宗教上的肤浅恰恰就是耶稣要对付犹太人的地方。他刚刚说过:“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5:20)法利赛人说:“既然我们没有杀人,我们便是义人。”但耶稣却说:“你们的义必须胜过那种义,不杀人是不够的。”耶稣在这里带给他们一种关于杀人的教导,着实令他们大吃一惊,对他们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影响到他们对自身的看法,影响到他们对上帝的看法,又影响到他们对其他人的看法。耶稣即将说出来的话语惊世骇俗,将人洋洋自得的过分自信击得粉碎。

本课内容

一、耶稣的话语对自以为义产生的影响(21-22节)

1.犹太人的传统

 

“你们听见有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21节)

 

1)注重外表

耶稣是在提醒他的听众,使他们想起教导给他们的拉比传统;尽管那条禁止杀人的神圣律法体现在他们的教训当中,但耶稣指的并不是摩西的律法。换句话说,在这一点上,他们的传统基本上是合乎圣经的,是以出埃及记20:13作为根基。但耶稣在这里的要点是说,拉比的教训还不够深入。犹太人拿来上帝的律法,仅仅是作了片面的解读,便加以应用,好叫他们可以自称为义。事实上,“审判”这个词所暗含的正是这件事。它的字面意思是“地方法庭”。换句话说,耶稣的意思是说:“你们接受的教训说,你们千万不可杀人,因为若是杀了人,你们就难免要受民事法庭的惩罚。这种教训的问题就在于,它不够深入。”犹太人对十诫的第六条诫命给出的完整解读是:“你不可杀人,因为你若杀人,就必受律法的惩治。”但在单单寻求逃避司法诉讼的过程中,犹太人却忽视了上帝和他的圣洁品性。这一点甚至都未纳入探讨的范围。遵守这条诫命已被他们改造得世俗不堪,甚至都不提上帝或他的神圣审判。他们的肤浅见解对人心的内在态度只字不提。

2)排斥内心

然而,这样一种解读既没有顾及上帝无所不见的眼目,也没有领会到上帝的本意。他们已经忘掉了旧约圣经其余的内容,那里宣告说,上帝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诗51:6)。耶稣强化这条真理的时候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要爱人如己……”(可12:30-31)尽管旧约圣经清楚教导说,上帝知道人心,并熬炼人心,但犹太人还是不理会上帝律法的内在要素。一个人不杀人是不够的;上帝还关注里面的光景。他们将上帝诫命的范围局限于地上的法庭和谋杀的行为。正因如此,他们需要听见……

2.耶稣的教训(22节)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1)耶稣的控诉

耶稣不过是说:“它不单单是一个杀人的问题;它还是你心里动怒和怨恨的问题。不可因为你不杀人,就自称为义,因为若是你心里怀有怨恨,你就与杀人犯是一样的。”耶稣的话语不但影响到犹太人的自以为义,而且在如何看待自己这一方面,也应当影响到我们。我们老是自称为义,承认我们决不会杀人,但同时我们却在心里向一个人大大动怒,甚至嘲笑、咒骂他们,并且对他们怀恨在心。

耶稣暗示说,上帝察看人的心,从而将拉比的废话一概扫除净尽,并将强调的重点摆放到原有的位置——态度上面。他剥落了犹太人的自以为义,并教导人说,动怒是杀人的根源,所以应当施以同等的惩治。我们的主所说的意思是,你里面的状况才是上帝审判的对象。就你当受的审判而论,也许你从未杀过人,但在上帝眼中你却照样犯了杀人罪。事实上,我们全都犯了这宗罪。甚至不论向弟兄动怒到何种程度,在上帝看来都一样犯了杀人罪:“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约壹3:15上,请注意:这里所用的“弟兄”一词,是指社会关系方面笼统的、普通意义上的弟兄。并不是指属灵的弟兄,因为当时听耶稣讲道的人,还没有一个人明白信徒之间的弟兄关系。)所以,若是你从前向人动怒过,或者怨恨过人,你便是杀人犯。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你的怒气,与一个人出去犯了杀人罪,两者之间并无区别。耶稣竭力向我们说明,就连最好的人,若是真相显露出来,也有可能是最坏的人。你和我洋洋得意地端坐,自以为既然我们并未犯下这些种类的外在罪行,在上帝面前就可以称义。但耶稣却说,若是你曾经动怒或怨恨过,那么你便是杀过人的人。

2)审判的例证
1)动怒的罪

 

“……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22节上)

 

例外的情形

尽管动怒是一宗严重的罪,但有一种义怒我们却需要谈谈,尽管这并不是耶稣在这里所指的意思。举例来说,耶稣有一次拿起鞭子,开始将人赶出圣殿(约2:13-17)。有些时候上帝的义愤达到绝对的极限,便以伸冤的方式爆发出来。还有一些时候,信的人也有权发怒。事实上,我相信我们越是圣洁,就越发应当对一些事情发怒。我认为,这后一种的怒气,我们倒是需要稍微多一点,尤其是在一个人人都想要谈论爱、亲密无间、没有纷争的时代。我们在一切的事上,都开始过分拐弯抹角,甚至不愿在任何一件事上坚持立场。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会、和我们的学校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有一些人应当学会如何稍微表达一下义怒。对于我们的孩子接触的一些事情,我们的社会倡导的一些潮流,以及借着电视节目轻而易举侵入我们家庭的一些事情,我们也应当发怒。我们应当怀有那种不至于犯罪的怒气:“生气却不要犯罪……”(弗4:26上)有一种怒气是正直的。

②解释

然而,耶稣在22节这里所谈的怒气却是自私的怒气。“动怒”的希腊文是orgizesthai,它的词根是orge,那是一种压抑着的、憋在心里的怒气,舍不得叫它消亡——大体上说,它就是那种缓慢燃烧起来的、生命力持久的东西。当你苦毒地怀恨一个人的时候,无论何等微小,你就与那个夺去性命的人同等有罪,因此,你就当遭受同样的审判。不应当有任何差别,因为两者的严重性不差上下。事实上,21节的结尾运用的是译作“审判”的同一个希腊单词,用来指民事法庭对谋杀案施行的判决。照样,耶稣说:“你若是动怒,就难免遭到处决。死刑怎样适用于杀人,也照样因发怒完全适用于你。”这是一句使人五雷轰顶的宣告,因为它迫使我们评判自己的态度。与其说是在乎我们的行为,不如说是在乎我们的光景和我们的感受。我未曾听说,世上有哪一个法庭会因为发怒而判决一个人死刑。但既然坐在宝座上宣告裁定结果的那一位就是上帝,那么我们最好还是接受一个事实,动怒的人与杀人的人同等有罪。

2)毁谤人的罪

 

“……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22节中)

 

这里又有一个人被定罪为杀人犯,他应当到公会面前,领取同样的死刑。“拉加”是一个无法翻译的绰号,它是一个取笑人的名词,在当时有些特定的含义。所以,释经家对它的含义提出了好几种概念:“没脑子的白痴、不值钱的家伙、愚蠢的笨蛋、空脑壳、木头脑瓜、岩石脑瓜”,等等。我们确实晓得,它旨在以言语表达对一个人的毁谤。所以,我们的主说,这种蔑视就是在心里犯了杀人罪,因此也同样当受死刑。正如你外面的行为那样,你的内在感受也足以将你下到永恒的地狱。

3)咒骂的罪

 

“……凡骂弟兄是魔利(愚昧人)的,难免地狱的火。”(22节下)

 

①挨骂的愚昧人

显然,对人说这样的话,恶劣程度更加严重。从希伯来人的视角来看,愚昧人(希腊文是moros“魔利”)指的是悖逆(希伯来语为marah=“背叛”)上帝的人。如实地称呼一个人为悖逆上帝的人,等于是帮了他一个忙。但以泄恨的绰号称呼他为愚昧人却是犯罪。我来告诉你区别何在:

耶稣曾对法利赛人说:“你们这无知……的人哪……”(太23:17)耶稣说这句话并没有错,因为这是事实。他们是悖逆上帝的愚昧人。诗篇14:1提到了终极性的悖逆:“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愚昧人过着一种固执任性、我行我素的生活,刻意抵挡上帝(箴19:3)。你若对这等人说:“你真是愚昧,竟然过这样的生活”,反倒是帮了他一个忙。就连耶稣自己的几个门徒,当他们在去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行走时,他也不得不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路24:25

②如火的报应

耶稣定罪这种毫无道理的咒骂,是在竭力拆毁自以为义的宗教体系,这种体系在对态度的察验面前不可能站立得住。我们的主将这种咒骂的后果摆在听众面前,他要谈到问题的核心。他所运用的“地狱的火”这个词从希腊文音译过来就是Gehenna,这是一个有着历史渊源的词,常常译作“地狱”(太5:22293010:2818:923:1533;可9:434547;路12:5;雅3:6)它在地理位置上指的是耶路撒冷老城西南端的欣嫩子谷。因为这座山谷在历史上用作耶路撒冷的垃圾场,那里有一个公用的焚烧炉持续不断地焚烧,所以耶稣就用它作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来形容地狱这个受咒诅的地方那种永恒的状态,人类的垃圾必在那里永远焚烧下去。欣嫩子谷这个地方已经在百姓的心中定格为一个肮脏和受咒诅的场所,无用和邪恶的物品就在那里得以销毁。

所以,耶稣说,即或你发怒,只要是以恶毒的言语和咒骂的话来攻击别人,那么你便与杀人犯一样有罪,一样可能丢到永恒的地狱之中。耶稣就以这种办法抨击动怒的罪、毁谤的罪、咒骂的罪,与此同时,一并拆毁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自以为义。

耶稣的话语还产生了第二种影响……

二、耶稣的话语对敬拜上帝产生的影响(23-24节)

耶稣现在要从法利赛人和文士,以及其他人,转到他自己身上,他要讲论敬拜的方面。敬拜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们的整个生命全都投放在敬拜上面。他们总是在圣殿里面,让人觉得是在敬拜上帝:献祭和执行律法。他们的生活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外在敬拜式生活,我们的主却在这里对这种敬拜本身加以抨击。因为上帝关注的是内在的事,例如对别人的态度,你对弟兄的感受,你向弟兄说话的方式,所以耶稣说:“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1.和好的优先地位

耶稣说,先要和好,然后再去敬拜。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观点啊!你当先去堵住人与人之间的破口,然后再去堵住人与上帝之间的破口。对于听耶稣讲道的人来说,根本不应当感觉这是新奇的事,因为上帝的标准向来都是如此。举例来说,在以赛亚书第1章,上帝藉着以赛亚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恶的……你们的月朔和节期,我心里恨恶,我都以为麻烦。我担当,便不耐烦……你们的手都满了杀人的血……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辩屈。’”(1113上,1415下,17)他的意思是说:“你们对待穷人、受欺压的人、孤儿寡妇尚未校正过来,竟敢带着你们的虔诚到我这里来吗?”用耶稣的话说:“先去处理弟兄的事,然后再来处理我的事。就算你们文士和法利赛人带来这一整套的敬拜用品,我一样东西都不想要。你们先回去,处理好弟兄的事再说。”

2.从责任的角度来看

23节,耶稣提出了另一个引人入胜的观点:“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你可曾留意到,问题甚至都不是你的怒气,而是别人生你的气?然而,我确实认为,这里的言外之意是说,是献祭的那个人引起了另外这个人的怒气。但22说,你若生气,就难免被定罪,23节则是说,若有人生你的气,上帝便不愿接受你的敬拜。我们的主就在这件事上将上帝的圣洁表明出来,他甚至都不是在对付敬拜之人的怒气,他现在所要对付的,乃是需要解决别人冲着敬拜之人所发的怒气。或许你知道,有人因你闷闷不乐,尽管你可能并没有感觉生他们的气,但最好还是前去解决这个问题。

 

                                                                                        

上帝并不悦纳的敬拜

有些人探讨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才能提高敬拜的质量,但他们并未抓住要点。若想提升敬拜的意义,就要将那些根本没有资格敬拜上帝的人清理出去,因为他们在个人生命当中出现了差错,需要得到解决。我相信,每一个主日都有一些夫妻,虽然他们两个人之间怀有苦毒,却还是前来聚会,试图敬拜上帝,这就是不顾一个事实,上帝根本不想同假冒为善的敬拜有任何关联。我相信,参加聚会的有一些家庭,儿女对父母心怀怨恨,或者父母对儿女心怀怨恨。上帝对他们的敬拜全无兴致。很可能还有一些人,他们对团契当中某一些人,或者大街上某个邻舍,内心里憋着怨气。或许有一个同为基督徒的人,我们并未特别关心他,随后发生了一件事情,造成了苦毒。在这种情况下,圣经说我们当转身离开,不向上帝献任何东西,因为在矛盾尚未化解以前,他不会接受我们的敬拜。圣经对此作了清楚说明:诗篇66:18说:“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撒母耳记上15:22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你可能会问:“麦约翰,我如何才能找出那个生我气的人呢?”那么,我认为这段经文暗含的意思是说,你知道这个人在生你的气。显然,肯定有一些人生你的气,你却并未察觉到,你不可能四处跑着去打听每个人。但还有一些时候,你确实晓得有人在生你的气。在这些时候,我要努力与他们和好,我当竭尽全力把事情处理好,恳求他们的饶恕。但他们若是不饶恕我,我便无能为力了,我就可以自由地敬拜上帝。与一些人做到和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尽管如此,当我知道有和好的需要时,耶稣说,这件事就是我必须努力去促成的。

                                                                                        

 

所以,耶稣的话使人大受震动,影响到我们自身的自以为义,以及我们当怎样敬拜上帝。最后,我们要来察看…

三、耶稣的话语对我们与别人的关系产生的影响(25-26节)

耶稣已经在2324节开始提到这个观念,现在他要在2526节提供一个具体例证:“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我们的主在这里描述的画面绘声绘色。他所用的实例是从犹太社会对付债务人的古老司法程序当中借用来的。这一位敬拜的人士,他已欠债到一个地步,别人竟然要将他拉上法庭逼他还债。

25节提供了解决方案的关键:“……赶紧与他和息……”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你要赶快解决问题,然而再继续去敬拜。不要只顾坐等和好的“恰当时机”找上门来,因为明天可能就为时已晚……你可能就被人下到监里,到了那里,你就永远都不可能还清那笔债了。我们的主在这里重点关注的是有罪的一方,就是在敬拜的那个人。他的意思是说:“你务要在法庭以外将案子了结,不要任凭这件事发展到不可能和解的地步。”按照犹太人的律法,当一个欠债的人被裁定有罪的时候,就要将他交付给法庭的法警,法警随后便会强制那个人将欠款偿还给债主。若是他不能将款项凑齐,法警就会抓捕拖欠借款的人,将它投入监牢,直到债务人还清借款为止。要点就是说,你若是坐了监,便不可能再偿还清楚。因此,要趁着严厉的判决尚未裁定以前,先去与人和好,这是很重要的事。若等到裁决下来,就根本没有能力再去和好了。

那么,耶稣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事呢?他的意思是不是说,到了时候,那个人必要去世,那时你就永远都不可能和好了呢?还是说,到了时候,上帝必要管教你,那时就为时已晚了呢?这两种意思可能全都包含。但要点却是说,我们与别人的关系若不正常,就不能敬拜他,所以要赶快将这些关系处理好——不要任凭它发展到一个地步,必须作出民事裁决,至终有一方惨淡收场。不要过分听之任之。不要任凭它发展到一个地步,要上帝以审判来干预。不要等到那时候,现在就要采取行动。我相信,归根到底,耶稣的意思是说,上帝是真实的审判者,地狱是真实的刑罚。你若不把事情处理好,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永恒的地狱之中,所欠的债就永远都偿还不清了。

结论

谈到这里,作一下总结可能会帮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耶稣一直在说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们文士和法利赛人倚仗自身的自义,单单因为你们不杀人,就自以为你们是圣洁的。但我要告诉你一件事:若是你生气,若是你曾经说过一句恶毒的言语,攻击别人的品行,若是你咒骂过一个人……你就像杀人犯一样。若是你曾经来敬拜上帝,却对弟兄怀有一些怨气,你就难免因这种假冒为善而受审判。你有责任先推迟你的敬拜,赶紧去寻求和好。你并不杀人这件事只是冰山的小小一角。若是你怀着从未得到解决的积怨,你的敬拜便是假冒为善。你若是咒骂、诽谤和发怒,就必因此招致同样的审判临到你身上——死亡和地狱就是你所当受的。”这样,耶稣便阐述了自以为义、敬拜,以及同其他人的关系这些问题。他立起一个高不可攀,无人能够达到的标准,从而对文士和法利赛人在假冒的自义这方面带来的安逸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谁是杀人的呢?你是否曾经发过怒,或者骂过家里面的人或者陌生人呢?你是否曾经咒骂过人呢?你是否曾经心里怀有苦毒,还来教会敬拜呢?你是否曾与某个人发生过司法纠纷,一直拖延,直到闹上法庭,从未得到解决呢?若是这样,你就与杀人的等同了,因为你容许苦毒、恼恨和怒气进到心里。

我来问第二个问题:什么人应当去死,应当去下地狱呢?你应当,我也应当……我们全都犯了杀人罪。我们全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罪的工价就是死(罗6:23上)。但你可能会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逃脱呢?既然我们全都是杀人的,却没有一个杀人犯能承受上帝的国,因为他受死和下地狱皆是罪有应得,那么我们又如何逃脱呢?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在这个或那个时刻假冒为善地敬拜过,也曾发过怒,说过恶毒的言语,在心里或口头上咒骂过人,又未曾与弟兄和好……我们全都行过这些事。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正是耶稣巴不得他的听众会提出来的问题。他想要促使他的听众明白一个事实,他们凭着自己不可能称义,这件事应当促使他们屈膝下来,寻求惟有他才能施予人的那种义。他在这里讲说的一切,全都是为了把他们逼到万分沮丧和无能为力的境地,好叫他们到他这里来。

我们也务要认识到,他替我们而死,替我们下地狱,乃是叫我们称义。你和我受死是应得的,因为我们不但是杀人的,而且我们还犯过大量其他的罪行。然而,耶稣却将他自身的义这份恩赐提供给我们——这就是福音的含义。我们孤注一掷所需的这份义,惟有以上帝的恩赐这种形式才能得着,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称义……”(罗3:20上)这就是耶稣基督的义算到我们的身上(罗4:6;林后5:21)。

上帝本有十足的理由向我们发怒,对不对呢?上帝本有十足的理由将我们拘留在受藐视的境地,公义地咒诅我们,因为我们是杀人的。但尽管我们的恶劣程度就如同曼森家族、考朗拿家族、或者这世上其他任何一个砍砍杀杀的人(从那些不效法基督的态度来看),但他却爱我们,饶恕我们,偿还了我们的债。奇妙中的奇妙就在于,他所寻求的,竟然是使我们在他的永恒国度当中与他自己和好,因为他喜爱与我们相交!这岂不是不可思议的事吗?!这样一位绝对圣洁的上帝尚且如此喜爱同我们这样卑劣的杀人犯和好,我们岂不可以效法他儿子的典范,发自内心地愿意同我们的弟兄和好吗?

专心解答以下问题

1.上帝为杀人的后果设定的刑罚是什么?

2.出埃及记20:13并不涵盖哪些类型的杀人?

3.圣经在关乎谋杀的事情上说了哪几样事情呢?

4.尽管拉比传统在关乎谋杀这方面基本上是合乎圣经的,但耶稣还是对它的哪一方面作了批评呢?

5.犹太人如何处治上帝的律法,好叫他们可以自称为义呢?

6.耶稣在马可福音12:30-31强化的是哪一条旧约圣经的真理呢?

7.犹太人已将上帝诫命的范围局限于哪些事呢?

8.耶稣教导说,谋杀的根源是什么,并当施予同等的刑罚呢?

9.我们怀有哪种类型的怒气是正当的呢?耶稣定罪的又是哪种类型的怒气呢?

10.在旧约圣经当中,将悖逆上帝的人称作什么人呢?

11.何时把人称作愚昧人是犯罪呢?何时却是帮了他一个忙呢?

12.欣嫩子谷为何用来指代地狱呢?

13.在马太福音5:23,耶稣说敬拜以前必须先怎样呢?

14.22节,定罪的是动怒的人;而在23节,承受怒气的那个人却承担着神圣的义务,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强调上帝的哪一个属性呢?请作解释。

15.尽管和好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在什么时候,你必须促成和好呢?若是一个人不肯饶恕你,那时候你为何依然可以自由地敬拜上帝呢?

16.马太福音5:25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去解决我们的问题,这节经文的关键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这件事很重要呢?

17.根据耶稣的教训,谁是杀人犯呢?

18.既然我们全都是杀人犯,我们得以在上帝眼中为义的惟一办法是什么呢?

仔细思想下述原则

1.花一点时间思想一下你去参加聚会、参与教会委员会、读经、祷告,以及从事其他基督教活动的原因。在你心里是否有些保留,你这样做并不完全是出于爱心而侍奉上帝呢?你属灵生命的方向是否单单是由外在后果而决定的呢?比如说,要是你不做这件事或那件事,你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你的行为是否刚好勉强达到合乎圣经的地步,马马虎虎能通过人眼的察验呢?因为上帝喜爱的是“内里的诚实”(诗51:6),所以你当养成那种积极的习惯,始终从上帝和他的圣洁这个角度看待你所思、所行和所说的一切。你当不断地问问自己:“上帝对这件事是怎样的感受呢?”

2.若有一些事情败坏了上帝的道德标准,或者直接违背了圣经上的原则,你是否曾为此发过义怒呢?你是否采取行动了呢?还是怠惰因循,强词夺理说,这件事不重要,自有其他人去处理它呢?曾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说的是有一栋居民楼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被火烧毁,里面的人全都烧死了,因为没有人尽快给消防部门报警。显然,人们都以为肯定有其他人会报警。所以,若有一些事情你起先觉得很重要,千万不要无动于衷,尤其若是它们违背了圣经上的真理和原则,更是如此。列举出一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你生活的事情,你认为需要坚决抵挡。你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才能有效地抵挡这些事呢?

3.你知道你在生哪个人的气吗?你知道哪个人在生你的气吗?即或并不是你的错,你也要下决心把这份关系调整过来。祈求上帝赐给你胆量,主动与对方和好;赐给你怜悯和谦卑的心去饶恕对方;并赐给你爱心,去缠裹情感上可能造成的伤害。

4.比较一下撒母耳记上15:22和罗马书12:1。上帝首要关注的是哪一种祭呢?你所献的那一种祭,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最准确的描述:以错误的态度遵行公认的宗教实践,还是以顺服的生活侍奉你的主呢?你如何才能以献祭的态度委身自己,侍奉上帝呢?为了对这件事有所了解,请你阅读罗马书12章剩余的内容。

5.耶稣为我们所付顺服与圣洁的债,无限地超越我们的能力所能偿还的。在默想西1:19-23之后,用些时间为着神对我们的爱与饶恕,远超过我们所配得的赞美神。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