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的神圣能力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敬虔的事赐给我们——通过我们对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的知识;借此,他已将他的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你们借着这些既逃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可以成为分享神的性情之人。

——彼得后书1:3-4 

 

 

在这两节中,彼得描绘了在基督里所得到的关乎生命和敬虔之事的全然充足。彼得被神所赐给信徒们的神圣资源之宏大所抓住,他把耶稣基督当作对那些假教师的有效回应,思绪层层叠叠。他描绘了神圣恩赐的性质(3节上),强调了神圣恩赐的方式(3节下-4节上),并指明了神圣恩赐的结果(4节下)。

 

3. 恩赐的结果(4节下)

 

为了安定自己的读者,彼得指出这些应许所要达成的结果:叫你们借着这些……就可以成为分享神的性情之人。我们可以将开始的“叫”(hina)当作是在引入一个同位语,以说明应许的内容。但是将它理解为常见的目的状语(telic function),引入我们可以深思的和实际的结果,则更为自然。这些应许体现在基督和他的福音里,是神的生命进入我们里面的客观方式(彼前1:23)。动词“你们可以成为”(genēsthe),本质上指一个过程,暗示基督徒的生命必须以不断地成长为特征。但是,彼得使用了不定过去时,又暗示应许实际的实现。这个结果并非完全是未来的,它已经开始实现了。通过“你们”,彼得将真理应用在所有借着重生而成为“分享神的性情之人”的读者身上。

 

这个引人注目的表达法没有在新约别的地方出现过,而是一个1世纪流行的哲学用语;但是彼得在这里并不是引述其异教的含义,不是指每个人都天然地具有神的性情。它也没有证明“我们的人格被吸收到神性的本质中这种泛神论迷梦”。重生的信徒并没有不再成为人,他没有变成一个小神。通过内住的圣灵所分与的新本性,信徒成为神道德性情的参与者或“分享者”,能够与神进行属灵的沟通。这种新生命及其新属性和新性情,正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西1:27)。在信徒身上这种新生命“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10)那样渐渐成长,需要不断地与神交通和顺服。在得到这种新的本性之后,信徒可以获得“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经验(约壹1:3)。彼得大胆而独特的说法所表达的思想,在圣经里常常用其他的方式表现(约1:12-13;加2:20;弗4:23-24;来3:14,12:10;彼前1:23)。

 

短语既逃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阐明了与前一句正面的现实对立互补的负面情景。“既逃离”(apophugontes)是不定过去时主动语态的分词,表示与先行的不定过去时动词“就可以成为”(genēsthe;译注:和合本里这个动词被放在了分词的后面)同时发生的动作。这个附加的解释总结了他们过去的生活,同时承认他们已经完全从中解救出来。这种解救是因神赐予信徒新的本性而来的益处。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假教师忽略这个事实,在信中受到彼得的责备。

 

“既逃离”,刻画了信徒成功逃离危险的景象。它暗示他们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这的确是神仁慈作为的结果。重生的信徒转身脱离了旧我的罪恶。

 

他们已经逃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名词“败坏”(phthoras)的词根具有分解的意思,暗示了腐败的组织之令人厌恶。它传递了恶化、瓦解、败坏和毁灭的意思。这个词在保罗书信中出现过5次,在彼得后书中出现了4次,而在别的地方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它从字面意思上是指物质的腐败,但是在这里指的是人性中的道德败坏。这个词恰当地描绘了在远离神的世界里的道德败坏和污秽。这是“神的性情”的对立面。

 

两个位于定语位置、介于冠词和名词之间的修饰性短语(tes en tō kosmō en epithumia phthoras),描述了这种败坏的性质。它的第一个特征是在“世上”,就是人在生活与行事上与神隔绝的世界。这是一种让人退化的能量,弥漫在所有未被救赎的生命中,如同暴君一样控制世界,任何人凭借自己的努力都无力逃脱。第二个修饰词“从情欲来的”(en epithumia,“与情欲相关的”),表明了败坏的来源是人心里罪恶的情欲(可7:21-23)。这个词本来指强烈的欲望或愿望。人类的欲望既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所以epithumia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在新约中这个词有三次用来指好的愿望(路22:15;腓1:23;帖前2:17);余下的35次则全部带有不好的意思,指以自我为中心的、与神的旨意相悖的欲望和愿望。因为人类的愿望的邪恶性质甚为显著,一般公认这个词具有贬义。在情欲中飘摇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导致道德的败坏和毁灭。斯特罗恩说:

 

人若不重生,就会堕落。或者他的灵性和道德慢慢地腐坏死亡,成为罪的工价(en epithumia),或者他上升到与神的性情完全有份。

 

通过这个内容丰富的段落,彼得为以下的劝勉打下了完美的基础。那些亲身体会到这伟大实在的人,必须按照彼得现在所描述的方式生活。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解经注释系列——彼得后书》

D. 埃德蒙·希伯特(D. Edmond hiebert)著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