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12:1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美国陆军曾打出这样一个召募兵源的广告词:“将你的潜能发挥到极限!”究竟什么动机才能使人想要将潜能发挥到极限?答案有几个。

 

使人产生动机的方法之一,就是对他们提出挑战。《如何赢得友谊并影响他人》一书的作者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说过,有一个磨坊的经理遭遇到一个难题:他手下的职员生产力欠佳。他的老板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问这位经理究竟哪里出了差错。经理回答说:“我一点头绪都没有。我对他们软硬兼施;我一方面说尽好话,一方面出言恐吓。我告诉他们,再不改善业绩就会被炒鱿鱼。但他们依然固我,我已使尽浑身解数,就是无法提高生产量。”

 

施瓦布问道:“今天这班人手完成了多少批货?”

 

六批。”

 

施瓦布一言不发,拿起一支粉笔,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6字,然后他就走开了。

 

等到上夜班的人进来,他们看见地上的“6字,就问那是什么意思。有一个人说:“今天大老板来过,他问日班员工今天完成多少批货,我们告诉他六批,他就记在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施瓦布走进磨坊,发现那个“6已经被夜班工人用更大的“7取代了。结果当天日班的人成绩也达到了那个“7字。夜班工人不甘落于人后,所以拼命赶工,结果他们下班时把“7抹掉,换上了“10。在短短二十四小时之内,施瓦布就将生产量提升了百分之六十六!他所做的不过是把挑战放在工人面前。

 

拿破仑(Napoleon)说,人是受小惠驱使。他指的是奖章——军人可以为获得勋章而勇往直前,视死如归。

 

英国大政治家和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艰难的时期,曾用他的必胜异象和振奋人心的演讲来激励英国人民。我们今天还记得他的一些励志嘉言:“流血,劳苦,流泪,流汗。”“胜利在望——不计代价,不顾艰苦,不论道路多么漫长和崎岖,我们终必得胜。”

 

被慈悲所感

 

信徒过基督徒生活,是受什么驱使呢?或者用保罗在罗马书12:1的话,是什么使他们甘愿“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呢?

 

如果你我都是讲道理的人,我们就根本不需要什么东西来激励我们将身体献上,因为这是世界上最合理的一件事。神是我们的创造者,他借着耶稣基督的死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他使我们在基督里活过来。他爱我们,关心我们。因此我们若爱神,侍奉他,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惜我们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通情达理。我们还需要一些激励,这就是保罗写下罗马书第12章的原因。他在第1节中鼓励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他所提供的动机乃是神的慈悲。“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罗马书12:1实在很奇妙。保罗把极丰富的意义浓缩在短短一节里,所以我打算在开头的这几讲中抽丝剥茧,一一剖析这些繁复的内容。

 

我们已经探讨过“所以”一词,它把第12节的劝勉和罗马书前面各章所说的连结在一起。接下去我们看到献祭的意义,发现我们基督徒实际上必须向自己死,虽然这样说似乎有些奇怪。然后我们讨论了这些祭物的性质:(1)必须是活的;(2)包括我们身体上的各肢体;(3)必须是圣洁的;(4)若是这样,所献的祭就能被神悦纳。

 

但是我们为什么必须把身体当作活祭呢?答案很简单:“以神的慈悲。”“慈悲”一词的希腊原文是复数形式,所以我们将自己献给神的理由是,神彰显了他的慈悲——因为他在许多方面以慈悲待我们。

 

这和世界的观点截然不同。假设今日世界上的人关心活在义中——虽然我怀疑有几个人真是如此——他们可能会说:“人为什么要过有道德的生活?因为你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有麻烦上身。”充其量世界也只会道出这样的理由:“因为这对你好。”

 

这不是我们的理由。

 

巴刻在他的《重寻圣洁》一书中说:

 

世界无法明白基督徒的动机。面对基督徒行事的动机,不信的人会说,基督徒过虔敬的生活,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因为害怕不做基督徒会遭遇不幸后果(把宗教当成买火灾保险),或因他们需要人帮忙和支持以遂其目标(把宗教当作进身阶),或因他们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同(把宗教当作受人尊敬的徽章)。毫无疑问的,你确实可以在教会某些会友身上看到这些动机,对此我们无法否认。但就像你让一只马进到屋子里来,并不表示这只马就自然变成了人一样,一个自私的动机进入教会,并不表示它就成了基督徒的动机。我从救恩的计划中学到,基督徒生活真正的动力并不是为了得什么好处,而是纯粹出于一颗感恩的心。

 

这正是保罗的教导。正如加尔文所写的:“保罗的劝勉教导我们,除非人正确地明白他们白白得到神多少的慈悲,否则他们就无法用敬虔的心敬拜神,也无法真正存敬畏的心,以无比的热忱去侍奉他。”

 

慈悲是什么?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在研讨罗马书时思想到神的慈悲。慈悲经常和其他两个词一块出现:良善和恩典。良善最为普遍,它包括从神来的一切:他的命令、他的创造、他的律法、他的供应。神的良善不但临到蒙拣选之人,而且也广被未蒙拣选之人,虽然方式有异。神是良善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良善的。此外恩典本身含有施恩惠的意思,特别是向不配的人施恩。有所谓一般恩典,是神向每一个人施与的,例如他降下雨水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另外还有所谓特殊恩典,或救恩,是施给那些被他拯救脱离罪恶的人。慈悲是恩典的另一面,但慈悲的独特之处在,它专门施给可怜的人。

 

宾克(Arthur W. Pink)说:“慈悲……说明神倾向于解救堕落之人的痛苦。因此‘慈悲’先假定了有罪存在。”

 

让我们用三个例子来说明。

 

起初

 

第一个例子是亚当。试着把你自己放在亚当的地位上,那是人类历史的开端;想象他和夏娃犯罪,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之后,神来找他时,他心中那种五味杂陈的感觉。神早先警告过他,不可吃那棵树上的果实:“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6-17)。希伯来原文实际上是说,“你吃的那一天必定死!”但亚当和夏娃还是吃了,如今神来责备他们,并且宣告他的审判。

 

神呼唤他说:“你在哪里?”

 

亚当和他的妻子听见神来了,就立刻藏到树丛里,他们吓坏了。神说过,他们吃禁果的那日必定会死。亚当和夏娃一定知道死期不远。亚当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

 

神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

 

神对那女人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

 

夏娃就把一切过错推到蛇身上(参 3:9-13)。

 

神开始宣告他的审判,他先从蛇开始:

 

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

 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

你必用肚子行走,

 终身吃土。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

 彼此为仇;

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

 也彼此为仇。

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

 你要伤他的脚跟。

 

神接着说到夏娃,预告她将受生产的苦楚和婚姻的挣扎。我们称其为两性的战争。

 

最后神对亚当说,

 

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

 你必终身劳苦,

 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

 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

你必汗流满面

 才得糊口,

直到你归了土;

 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

你本是尘土,

 仍要归于尘土。

 

不妨设身处地想象,亚当如何经历我前面所描述的这一切。神告诉亚当和夏娃他们必定会死,但他们并未死。当然,审判必然会临到,它是罪的后果。罪必定会带来恶果。但他们没有立刻被处死;事实上,神宣告有一位救赎主将来临,他要击碎撒但的头及其工作。神甚至用杀牲畜来解释基督为人赎罪的方式,就是让无罪的代替有罪的死。神用牲畜的皮给亚当和夏娃做衣裳穿上,象征给他们穿上了义。

 

亚当必然对神的慈悲有极深刻的认识。他本该死,但神没有杀他,神不但存留了他的性命,并且应许赐下一位救主。

 

难怪那时亚当就给他的妻子取名“夏娃”,意思是众生之母。这表达了他对神的应许之信心,因为神说过救主要从女人的后裔出来。亚当必然对神的慈悲铭记于心,难以忘怀,这使他终其一生都凭信心仰望神。他一直活到八百岁,从他那里,衍生出一支自他的第三个儿子塞特开始,一直到挪亚为止的敬虔先祖。

 

罪魁

 

第二个例子是保罗。保罗本来被称为扫罗,他年轻时极力反对基督教会。他是一个法利赛人,那是犹太人当中最严谨的一派,他极度热衷祖先的遗传。这导致他加入迫害司提反的行动。后来他更变本加厉,四处搜捕、逼迫初代的基督徒。他完成了耶路撒冷地区的迫害,还意犹未尽,又从大马士革的公会领袖那里得到许可函,前往那城去捕捉基督徒,好把他们带回耶路撒冷受审,或许将他们处死。

 

耶稣在半路上拦阻了他。从天上有大光出现,扫罗不禁俯伏在地,眼睛因强光而失明。他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

 

主啊!你是谁?”扫罗问道。

 

那声音回答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

 

到了这时候,保罗的感觉一定和亚当在伊甸园与神面对面时的感觉一样。当然神并未告诉保罗他若迫害基督徒,就必定会死。他逼迫基督徒是出于无知,他还以为这样做是侍奉神呢!但他真是大错特错。他对教会造成了难以计数的伤害,他甚至在杀害司提反的事上有份。保罗开始醒悟的那一刻,他意识到对他说话的是拿撒勒人耶稣,他当时一定以为耶稣显现是为了审判他。当然他是罪有应得的。他一定以为耶稣要击打他,置他于死地。

 

但耶稣却差遣他去大马士革,在那里必有人告诉他当做什么。神又在异象中对一位名叫亚拿尼亚的门徒显现,指示他保罗“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参 9:1-15)。

 

慈悲?确实可以这样说。保罗一生紧记不忘。

 

所以多年之后,保罗能够对他年轻的朋友和同工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1:15-16)。因为保罗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单单被神的慈悲和恩典所拯救,因此他甘心乐意将自己当作活祭献给神,并且尽心竭力服侍他,讨他的喜悦。

 

奴隶的奴隶

 

第三个例子是约翰·牛顿(John Newton)。牛顿年轻时跑到海外,最后他到了非洲,加入贩卖奴隶的行业。为什么选择去非洲呢?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去非洲只有一个原因:“那样我就能尽情放荡,无恶不作。”他确实做到了。但罪恶是一条下坡路,牛顿的行径越来越沉沦,最后他沦落到一个地步,成了非洲一个奴隶贩子的奴仆。

 

他在非洲的时候,落到一个葡萄牙籍的奴隶贩子手中,那人经常出外狩猎奴隶,这时家中的大权就落到主人那个非洲籍的妻子手中,她一向痛恨白人,就把满腔仇恨发泄在牛顿身上。牛顿曾经被迫匍匐在地上,像狗一样用嘴舔食,有一阵子他甚至被铁链锁着。他变得浑身是病,瘦弱不堪,几乎命在旦夕。

 

最后牛顿终于设法逃了出来。但他仍然做罪的奴仆,他又回到贩奴行业,往来于洋海上,从事将奴隶由非洲运往美洲的勾当。就在一次运奴隶的航海行程中,牛顿奇妙地得救了。

 

当时他搭乘的船在北大西洋上遭遇到一场凶猛的暴风,船几乎要沉。船脊被风吹毁,海水开始涌了进来。水手们企图堵塞住裂口,稳住倾斜的船身。牛顿被打发下到货舱去舀水。他在那里舀了好几天,心中深感恐惧,料定这回一定是船毁人亡。但他在货舱底奋力舀水的时候,神的恩典临到了他。他开始想起幼年从他母亲那里所学到的经文。结果这些经文使他悔改,相信了神。那艘船后来安然度过暴风雨,抵达了英国。牛顿从此离开贩奴的行业,开始研读神学,后来成了一位杰出的布道家,甚至曾受邀在英国女王面前讲道。

 

牛顿的动机是什么?乃是因他深深体会到神向他这个罪魁所显露的恩典和慈悲。牛顿写下了这样的字句: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

 瞎眼今得看见。

 

牛顿从未忘记神对他的慈悲。有一次他的朋友向他抱怨另一个人,说那人一直拒绝福音,活在罪中。他的朋友说:“有时候我真对那个人感到绝望!”

 

牛顿说:“自从神拯救了我之后,我就再也不曾对任何一个人感到绝望过。”

 

牛顿在他事工的鼎盛期,心智能力却开始衰退,最后不得不停止讲道。但他的朋友来探望他时,他经常这样说:“我已耋耋老矣!我的神智几乎消失无踪。但我还记得两件事:我是一个罪人;耶稣是一个伟大的救主。”显然是神的慈悲感动了牛顿,使他甘愿把自己当作活祭献给神,并且寻求讨神的喜悦。

 

奇异之爱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要你把自己放在亚当、保罗和约翰·牛顿的地位上,试着去体会他们对神那无以伦比的慈悲之感觉。但你若是基督徒,即使不提亚当、保罗或其他人物,你自己也必然有过同样的感觉。

 

以弗所书第2章描述了你的经验。它说在神向你启示他的慈悲之前,你原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1节)。你“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2节),并且“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3节)。“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12节)。那是你的情形。

 

但现在请听神为你做了什么。

 

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4-7节)。

 

这就是我们伟大真神的良善、仁爱、恩典和慈悲。你如果是基督徒,这岂不能驱使你完全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并且甘心乐意顺服他,侍奉他?你怎么可能另做别的打算?在我看来,你若明白并感激神在基督里向你所施的慈悲,你就必然会像以撒·华滋(Isaac Watts)那首伟大诗歌“当我思量奇妙十架”中所说的,真诚地回答说:

 

爱既如此奇妙深厚,

 

当得我心,我命,所有。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