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类  轻度抑郁:一种不可避免的回应

 

每个人都时不时经历“忧郁”。有的人会说,当他们因某事而感到有些沮丧、失望或悲伤时,他们感到“抑郁”。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平时那么满足或开心,并且他们意识到有哪里不对劲。

 

每个人都会在某时感到失望和沮丧。一位牧师朋友曾告诉我,他每周都有如此的体验。他解释到,对他来说,周日是一周的最高点,是一周工作的顶峰。在那天,他会见神的百姓,带领他们敬拜,并拥有崇高圣洁的特权传讲神的道。他每周在那一天耗尽了很多身体、情感和属灵的能量。

 

既然周日是如此重要的一天,人们也许认为周日顶峰过后的周一自然会有所松弛。他却告诉我,因为他在周一总会感到有些低落,他不再在那天休息。他会在那天工作,而不是忧郁地休息,并且他会在一周中的另一天休息,那时他的短暂忧郁已消散。他意识到可能使自己情绪低落的状况,并采取措施避免了这种状况。

 

我的朋友在每周一的经历是“忧郁”或轻度抑郁。“沮丧”或“失望”可能是对这种抑郁更恰当称呼。这是伴随日常生活起伏的常见体验。事实上,圣经说甚至完美的耶稣也“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赛53:3)。

 

根据福音的记载,耶稣是完美的人,他却跟我们一样经历了悲伤、疲乏、沮丧和失望。圣经表明,他跟我们一样凡事受到试探(来2:17184:15)。然而,尽管他因罪在他人生活和世上的影响而悲痛,他从不让自己受到这些感受的支配。不论处境如何,基督总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我常作他所喜悦的事”(约8:29)。

 

他在施洗约翰死后的行为是个好例子。在马太福音第14章,希律让人斩了约翰。门徒埋葬了约翰后,就去告诉耶稣。“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14:13)。在听到噩耗时,耶稣本想独处一段时间,但由于众人跟随他,他无法独处。“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14:14,强调为附加)。他的事工责任立即胜过了独处的愿望。

 

在约翰福音第6章,我们找到基督在经历失望时的另一个好例子。这部分经文包含了耶稣的一段有力信息,有人将之描述为“这话甚难”,难以接受(约6:60)。他在这段话的核心教导是,他是天上的“粮”。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6:35)。

 

尽管这句话表面上看似简单,他的听众显然意识到,基督在这些话中对自己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声明。他使用粮来打比方,因为人人都对之熟悉。如果我们像他的听众一样了解粮,我们就能明白基督在此处教导的影响。博爱思James M. Boice 指出这段话中关于基督的四大重要声明:[1]

 

首先,粮是生活必需的。在基督的时代,粮甚至比当今更加重要,因为它常常是饮食中的唯一主食。若没了粮,人就会死。其次,粮适合所有人。换句话说,粮是几乎世上所有人都能吃并在吃的东西。第三,粮必须每天吃。只在周日吃一顿饭不足以支撑接下来的一周。第四,粮带来成长。若没有充足的营养,身体是不能正常发育的。

 

考虑到基督的所有听众都能知道并明白关于粮的这些真理,基督声称自己是“生命的粮”,这确实令人震惊。换句话说,基督声明自己是生命的源头,并进一步暗示,若没有他,人就会死。不仅如此,他还声明自己适合所有人,并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不论贫富老少,是犹太人或外邦人。

 

基督还声明自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这要求有持续的关系——并且是成长所需充分营养的必要来源。他教导说,若每天没有足够份量的他,也就是道(约1:1),人们就会在属灵上变得软弱,并在事工上缺乏成效。[2]

 

在基督做出的这一“简单”声明中,他的很多听众意识到他的声明是绝对独有的。基督是在说,他不只是某种粮;他是生命的粮。这句话确实刺耳并且难以接受,并且听他教导的一些人决定他们已经听够了。“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约6:66)。

 

然后耶稣转向剩下的(十二)门徒,问他们:“你们也要去吗?”(6:67)。这个问题既挑战剩下的门徒,也表达出他对离开者回应的担忧。尽管这并不影响他的事工,耶稣在当时必定因看到很多跟随者离开而感到失望。

 

约翰福音第11章记载了主耶稣基督失望悲伤的另一场景。耶稣在另一处事工,他被告知住在伯大尼的朋友拉撒路病重。耶稣和他的陪同在几天后前往伯大尼看望拉撒路,那时拉撒路已经死了。他们到达时,马大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约11:21)。耶稣回答说,她的兄弟必复活,因为复活在他,生命也在于他(23-25节)。

 

马大离开后,耶稣遇见马利亚,她也对耶稣说了马大所说的话。然而,马利亚在说话时俯伏在耶稣脚前哭泣(32-33节)。他这次的回应有所不同。“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33节)。为什么耶稣这次哭了,之前却没有哭?这不是因为拉撒路死了;耶稣已经知道他死了,并且他要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在前往伯大尼之前,他就将此告诉了门徒(6-15节)。

 

不,耶稣的哭是因马利亚和他人的悲痛而“心里悲叹”,他体恤他们的悲伤。尽管耶稣从未犯罪,他却因生活的艰难和痛苦表达真实的悲伤。远不够完美的我们也在这个远不够完美的世上类似地体验到沮丧和失望。基督总能充分地知道主的喜乐,然而他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外在的处境而波动,正如我们的情感一样。

 

某日在天国,我们也将像基督那样知道满足的喜乐,“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16:11下)。有时,靠着神的恩典,我们甚至在地上也能尝到那种滋味。“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15:11)。然而,我们在地上的喜乐总会夹杂着悲伤,正如保罗的经历所证明的。在描述了眼前事工的巨大艰难时,他写到:“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林后6:410)。

 

我认识一些基督徒,他们认为信徒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感到失望或悲伤。“基督徒,”他们说,“应当总是微笑。”他们认为这是保罗在腓立比书4:4所教导的,他命令我们“要靠主常常喜乐”。在我看来,这不是保罗的意思,正如圣经有多处教导,喜乐和悲伤可以在我们心里合理地并存。

 

比如,传道书34节说,“哭有时,笑有时。”使徒彼得在描述我们作为信徒拥有的一些福分时说:“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彼前1:6)。他的教导清楚表明,我们在试炼中忧愁是必要的,哪怕我们因在基督里的福分而大有喜乐。使徒保罗也写到:“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帖前4:13,强调为附加)。

 

圣经表明,只要不失去指望,我们因生活中的悲伤和艰难而情绪低落,这并没有错。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第1章并没有教导,当艰难的事发生时(比如所爱的人去世),我们不应当悲痛。他是在教导,我们不应当在悲痛时没有指望。换句话说,我们应当永不忘记指望,这样的指望在于基督耶稣的再来和所应许的死人复活。这就是我们在悲伤中的喜乐

 


[1] 选自博爱思的《圣经研究》,约翰福音6:28-3712-15

[2] 同上。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