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中持之以恒

 

实践圣经真理的第三个部分是持之以恒。正如《希伯来书》作者所说,我们的被辅导者“必须忍耐”(来10:36),因为随救恩而来的、合乎圣经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件可以在瞬间完成的事。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18节说:“我们……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在另一处保罗写道,我们“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3:10)。有些人学得较快,改变较快,但对所有人而言,要养成新的习惯都需要时间。辅导者需要了解这一点,并在被辅导者的改变过程中,鼓励他坚持忍耐,持之以恒。

 

符合圣经的改变同时还需要每天练习。耶稣说,我们要每天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他。[1]昨天的练习并不能取代今天的练习。在我们与基督建立关系、效法基督样式的过程中,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安于过去的成就与胜利,将使信徒付上承担不起的代价。

 

清教徒托马斯·波士顿(Thomas Boston)曾写道:“在本性中,罪紧紧附着于我们的灵魂之上,就好像无法挣脱的枷锁。救恩解开了锁头,然而这枷锁需要借着信徒每天克制己身,才能渐渐松开。‘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8:13)。[2]

 

运动健将能将自己的体能推至巅峰,然而一旦停止操练,他便会迅速失去过去锻炼的成果。在属灵的操练上也是如此。如果被辅导者不能每天持续操练圣洁的生活,他将很快回到问题的原点。《彼得后书》220-22节警告我们,那些回到罪中的人,所得的结局比先前更惨。有些人起步很好,朝向圣洁的改变也使他们的痛苦得以减轻。然而,由于痛苦往往是最佳动机,一旦痛苦消失,这些人便停止了操练。很快地,他们再次陷入过去一团糟的问题当中。然而,这一次他们可能变得绝望,认为过去的辅导以及所付上的委身毫无效果。

 

有许多这类例子的问题都不在于辅导或委身,而在于半途而废。这正是为什么圣经辅导者要强调,改变需要每天的操练。使徒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回应了这个真理:“我是天天冒死”(林前15:31)。托马斯·波士顿针对这段经文解释道:

 

我们应该宛如使自己习于面临死亡,就好像时常作临死前的努力一般……问问自己,如果生命将尽,你会做什么?然后照着去做。基督徒应该时常立下遗嘱。在你工作时,把它当作在世间的最后一次来做;当你早晨醒来,将这一天看作最后一天;当你夜晚躺卧时,要好像不会再醒来一般。[3]

 

当被辅导者的生命发生了重大改变之后,我通常会降低辅导会谈的频率。这可以让我观察被辅导者改变的进程,同时减低他对辅导者的依赖程度。这样做也有助于培养被辅导者的自觉性和自我负责的习惯,进而增进实践的持续性。这个时候,我们不再每周进行会谈,可能改为每两周进行一次辅导,如果对方在这段时间的进展良好,那么我就在四到六周之后定下最后一次会谈,供评估检查之用。在最后一次会谈中,我们回顾在辅导过程中被辅导者的生命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特别是针对他原有的问题。我会要求他列出从辅导开始后自己取得进步的具体事项。[4]接着,我便使用这张清单来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以及他需要在哪些特定的生活领域中继续培养圣洁的习惯。我警告被辅导者,如果他停止实践我们所讨论过的圣经原则,他将回到过去的样子,甚至更糟。[5]当我确定被辅导者持续实践我们在辅导过程中所讨论的圣经原则及方法时,我们便停止正式的辅导,并且为所发生的改变及有力量坚持下去而赞美上帝。

 


[1]路9:23。

[2] S. MacMillan, ed. Complete Works of the Late Rev. Thomas Boston, 12 vols.(Wheaton: Richard Owen Roberts, 1980).

[3] MacMillan, Complete Works., 187.

[4]对我而言,在观察到以下的事情发生时,便可以确定辅导的目的已经达成:(1)被辅导者清楚地知道自己问题的原因,以及符合圣经的处理方式;(2)被辅导者对新的反应方式感到自在;(3)辅导者开始自发性地表现出新的反应模式;(4)被辅导者再犯错失败时能够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订立改正问题的计划;(5)被辅导者能具体说出自己有了哪些改变;(5)被辅导者经过试炼,并在其中得胜;(6)其他人也证实了被辅导者的改变;(7)被辅导者开始与他人分享在辅导过程中学到的东西;(8)被辅导者开始自发地、非正式地辅导他人。

[5]太12:38-45;彼后2:20-22。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