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盼望的对比

 

多数辅导者,不管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能认识到面临问题的人需要盼望。然而不幸的是,许多辅导者却提供了虚假的盼望,这些盼望终究要破灭(箴10:2811:7)。因此,明白这些虚假盼望与圣经所谈真实盼望之间的差别,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虚假盼望的特点

 

虚假盼望的基础在于人自己对欢愉及可喜之物的定义。许多人以为,只要他们得到心里所渴望的事物,问题便会消失,有时候辅导者也因着承诺或肯定被辅导者的渴望将会获得满足,而助长了这种错误的观念。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上帝从未应许给予我们一切心里所渴求的事物,他甚至从未告诉我们,获得心里渴求的事物将带来快乐。我们渴望得到的事物常常并非对我们最有益处,而追求渴望获得满足的态度,只会使我们的问题变得更复杂。当某位女士因为严重的财务危机前来寻求辅导时,辅导者发现她问题的根源在于这种态度。她曾经来到汽车销售处,绕着一部豪华林肯轿车走了七圈,按手在车上,然后向主要求获得这部车。当然,上帝并没有提供购买这部车子所需要的金钱,而这位女士则陷入了财务危机。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然而许多人都追求着类似的虚假盼望。他们或者想“只要我结婚,我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认为“如果我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跟我相处起来就会愉快些”。不幸的是,他们所渴望的是属肉体而非属灵的目标,是短暂而非天国永恒的事。上帝未曾应许他们免于这世界的苦难(约16:33;比较雅1:2-4),因此当他们无法获得心里祈求的东西时,便感到希望幻灭。

 

虚假的盼望建立在否定事实的基础上。我曾辅导过一位年轻人,他梦想成为音乐家。他的一些朋友因为不想伤害他,便鼓励他追求这个目标。事实上,他并不具备任何音乐才能。因此,我作为他的辅导者,必须帮助他找出另一个方向,而不是让他继续陷在虚假的盼望中。

 

我还记得一位年轻的女士遭丈夫遗弃,她的朋友们好意安慰她,说相信她的丈夫一定会回头。当她在辅导过程中询问我的意见时,我一再地说:“我不知道。我能确定的是,上帝能用你生命中的这件事,让你成为他更美好的女儿,如果真能这样,那么你就已经从这个经历中得到益处了。我真希望能告诉你,你的丈夫将回到你身边,但我不能这样说。”

 

有一次她告诉我:“我所有的朋友都说我的丈夫会回来,但每一次我来到这里,你都不这样鼓励我,反而让我灰心丧气。”于是我问她为何继续回来接受辅导,她说是因为知道我会告诉她实话。在内心深处她知道,她的朋友为了安慰她而歪曲事实,这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慰。

 

虚假的盼望建立在神秘或神奇思考方式的基础上。有时候基督徒会将盼望放在没有圣经根据的、虚构的想象之上。比方说,有些人对于每日灵修的态度是“一日一经节,魔鬼影儿不见”。这些人将每日早晨的读经视为辟除麻烦的神奇仪式。如果他们不小心错失了一次灵修,便整天恐惧战兢。

 

当然,我们应该以清晨的灵修开始与上帝同行的每一天,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个活动本身并不具备神奇的力量。事实上,读经(及记诵经节)只有在我们能够了解并将它们应用在生活中时,才会产生益处。只有那“详细查看”真道,并且“实在行出来”的人,才能在他所行的事上得到祝福(雅1:25)。

 

虚假的盼望建立在不符合圣经的祷告态度的基础上。我们在辅导中所使用的个人资料表[1]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曾如何处理你的问题?”有一些被辅导者仅仅回答“为这件事祷告”。当我们更深入地与他们协谈时,便发现他们以为上帝只要他们祷告就好。有一位男士一再陷入奸淫罪中,他对上帝感到愤愤不平,因为上帝并没有回应他的祷告,将他的罪带走。

 

我们可以称这种属灵生活的态度为“四分卫传球法”——我们(借着祷告)将球传给上帝,然后等着他冲锋陷阵并且得分。这种态度带来虚假的盼望,因为上帝从未应许不花功夫而达到圣洁的目标(提前4:7下)。我们需要倚靠他所赐的力量来达到目标(约15:5),而这正是祷告的功效。那种只有祷告没有行动的方式,很少能解决问题。

 

在《马太福音》611节,耶稣说我们应当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但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0节,保罗却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这两个吩咐并不冲突,虽然我们祷告上帝供应我们生活所需,却不能期望它从天而降。我们需要靠着上帝所赐的力量来工作,从而赚取生活所需。所以,如果我们期待单靠祷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即使是祷告中的盼望,也变成了虚假的盼望。

 

虚假的盼望建立在对圣经的不当诠释的基础上。许多基督徒尝过“私意解经”(eisogesis)的苦头,他们用自己的意思解释经文,而非从经文中找出作者真正的本意(exegesis)。这种解经的另一种形式是“幸运袋抽奖”,或说通过随机的方式选择经文,断章取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经文之上。[2]这种方式导致对圣经教导的误解,在误导的盼望没有实现时,就会感到希望破灭。

 

一位发生婚外情的女士前来接受我的辅导,导致她犯罪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对圣经的误解。数年前她的父亲威胁要离开她的母亲,当时她在《马太福音》1819节找到了一线希望——“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于是这位女士找了一个支持她想法的朋友一起祷告,并期待上帝不让她的父母分开。然而她的希望终究破灭,父亲仍然离母亲而去。她认为上帝没有信守诺言,所以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内心滋生了对上帝的怀疑与苦毒,最后自己终于因外遇而背叛了婚约。

 

不幸的是,她的盼望建立在对圣经的误解上。《马太福音》1819节属于一段有关教会纪律的论述(15-20节),而并非直接意指祷告的应用。[3]上帝未曾因她与朋友同心合意祷告,便应许让她的父母在一起。因此,让她明白那是个虚假的盼望,而上帝并没有失约,是带她回到圣洁生活重要的一步。

 

我们作为辅导者,在察觉到人们所抱持的可能是虚假的盼望时,就应该提出质疑。然而我们必须有心理准备,这么做所得的回应可能会相当令人不悦。真实的盼望就算受到质疑,仍是真金不怕火炼,然而抱持虚假盼望的人,往往在自己的盼望受到质疑时感到愤怒。《历代志下》18章所记载先知米该雅的故事,便是这样一个例子。虽然以色列王亚哈坚决地认为以色列人将征服亚兰人(有四百个自称为先知的人支持这个盼望),但先知米该雅的预言并非如此,而亚哈王因此将他打入监牢(16-19节、26节)。米该雅之所以受苦,是因为他真正关心并有勇气对王的虚假盼望提出质疑。

 

然而,米该雅才是对的。后来以色列军溃败,而亚哈王战死沙场。我们必须小心,不要为了提供一时的安慰,而给予被辅导者虚假的盼望;同时也应审查被辅导者盼望的根基。我们不应让对方将盼望建立在不合圣经的基础上,否则风暴来袭时,他们会完全崩溃(比较路6:47-49)。

 


[1]参见本书附录一之“个人资料表”样本。

[2]这种人有两个经典例子可以加以描绘:那些翻开圣经,阅读他第一眼所见经文的人,以及那些闭上眼睛用手指出上帝当天要他读的经文的人。这样的人常常要尝试好几次,因为他第一次碰到的经文往往不一定适合,例如《出埃及记》16章36节,“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

[3]欲查阅此经文在其前后文中的意义,参见 John MacArthur, Jr. Matthew 16-23(Chicago: Moddy, 1988);及 William Hendriksen, The Gospel of Matthew(Grand Rapids: Baker, 1973)等书。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