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基于行为——就是我们在义中所做的,而是照他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提多书3:5 NASU

 

 

第一个从句的主动词置于末尾,因此首先引入眼帘的词语是“不是来自行为”(οὐκ ἐξ ἔργων)。此一否定是绝对的,毫无例外。否定介词ἐκ指主动词不是源自何处——“不是出于我们所行的”。行为的主题在这封书信里十分突出,然而它涉及一个被救恩触摸的生命所生发出的美好善行(2:7、14,3:1、8、14)。这样的行为不会产生救赎,而是借着恩典反映救赎的存在。此处讨论的行为则是那些我们在义中所做的(τῶν ἐν δικαιοσύνῃ ἃ ἐποιήσαμεν ἡμεῖς)。定冠词(τῶν)没有接名词,而是用作关系代词,类似于“不是行为的结果,即那些我们在义中所行的”(τῶν ἐν δικαιοσύνῃ ἃ ἐποιήσαμεν ἡμεῖς)。这些行为不是恶行,而是“在义中”(ἐν δικαιοσύνῃ)的行为。换言之,它们背后的动机是获得义。然而若行为成为在神面前获得义的一种途径,它们就变得没有价值,因为人的努力无法使他在神面前称义。在神面前称义是一个恩赐(7节),不是行为的结果。在原文的词序里,紧接着的是带有主动词的从句:“我们所做的”(ἃ ἐποιήσαμεν ἡμεῖς)。不定过去时把所做的每一个行为视为个体行动。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而是,ἀλλὰ)是得救的真正途径。该途径就是照他的怜悯(κατὰ τὸ αὐτοῦ ἔλεος)。保罗使用“怜悯”(ἔλεος)一词有半数是在教牧书信里(提前1:2;提后1:1、16、18;多3:5),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牧者心肠。该词描述“被别人枉受的苦难所激起的情感”。它有同情或可怜的含义。正是照着这种怜悯,神救了我们(ἔσωσεν ἡμᾶς)。不定过去时把拯救视为在特定时间所做的一个决定行动。这是从第4节延展到第7节的这个句子的主要动词。介词κατὰ(“照”)“指他的怜悯是测量他莫大拯救之恩的码尺”。

 

侍奉格言:没有重生的更新是弄虚作假,没有更新的重生则是属灵上的杀婴。

 

救恩被描述为是借着重生的洗(διὰ λουτροῦ παλιγγενεσίας)发生的。这里的介词διὰ和属格在一起,意思是“借助于”或“通过”。名词“洗”(此处没有定冠词)在新约中仅用到两次(弗5:26;多3:5)。在更大的文化处境里它是用来指洗濯盆和在洗濯盆里清洗。在新约里,它指灵里的洁净,或许是指作为洁净象征的洗礼。在新约唯一另外一次用到该词的地方(弗5:26),它指更为普遍意义上的“洗”。即使它确实指洗礼,我们也必须切记,身体的洗礼不是得救的途径。真正的“重生”(παλιγγενεσίας)是通过圣灵直接做工,把基督救赎的工作应用到个人身上而成就的,因而洗礼被描述为象征性的“洗”。“重生”(παλιγγενεσίας)一词在新约别处仅出现在马太福音19:28。它是由“又/再”(πάλιν)和“开始”(γένεσις)组成的复合词。在更广的文化处境里,它用来描述某物恢复到它起初原始的状态(如,死后生命复原、洪水之后地球复原)。犹太人期盼弥赛亚来临时会有这样的复兴。而基督徒等候基督再来时实现的其完全意义上的复兴(太19:28)。此处它指人被圣灵赋予新生命时所发生的事情(即重生)。

 

因而,救恩同样(,καὶ)是借着圣灵的更新(ἀνακαινώσεως πνεύματος ἁγίου)做成的。名词“更新”(ἀνακαινώσεως)在新约别处仅用在罗马书12:2,在那里描述“心意更新而变化”(强调字体为作者所加)。同源动词(ἀνακαινόω)同样出现在哥林多后书4:16和歌罗西书3:10(亦参来6:6中的ἀνακαινίζω)。名词“重生”指进入新生命的行动,而“更新”指这新生命在质量上的性质。这种“更新”只有借着“圣灵”(πνεύματος ἁγίου)的能力和亲自做工才能发生。

 

“重生”和“更新”可以理解为对同一行动的两种描述,因而“更新”是对“重生”的含义更深的阐述。然而,更可能是前者描述一个人相信基督的那一刻瞬时成为一个新的存有,而后者描述圣灵在信徒里面持续工作,按照基督的本性来塑造新的性情。

 

深入思考:

1. 诚实地讲,在情感层面上,你相信自己是神的恩慈和怜悯的对象吗?假如失去这种感受,我们会遭遇什么?

2. 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神前面被接纳这个基本原理为何如此重要?

3. 重生和更新哪一个在前?为什么?如果我们真的重生了,为什么还必须更新?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解经注释系列2——提多书》

作者:约翰·基钦(John Kitchen)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