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以弗所书5:20

 

 

“信徒要在何时感谢?”——常常

 

常常感谢就是承认在使我们成为他儿子样式的过程中神对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的掌管。不知感恩就等于漠视神的掌管、基督的主权和圣灵的充满。最使圣灵担忧的,莫过于信徒不知感谢。

 

在《李尔王》第一幕第二场283节和312节(King Lear〔I.ii.283, 312〕)中,莎士比亚写道:“不知感恩,你这个铁石心肠的朋友……一个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还要锋利!”当神将试炼和困难放在我们生命中时,我们若满腹抱怨牢骚,那就是在质疑神的智慧、爱心和他的主权。

 

正如人对感谢有三种态度一样,感谢也分三个层次。

 

01第一种是,当蒙福的时候,我们感谢。当事事如意或神赐给我们特别期待的好处时,我们就感到高兴并且感谢。当找到一份好工作、疾病得医治、与配偶和好或经历其他诸如此类的开心事时,感谢主是很容易的。

 

为各样福气而感谢神是合宜的,圣经一向要求我们如此行。摩西和以色列人从埃及地被救出来之后所唱的那首歌(参见出15:1-21)真诚而美好地表达了他们的感谢之情,是得神喜悦的。这首歌中的一部分有一天还将会在天上重唱,作为感谢羔羊耶稣基督的见证,因他将他的百姓从兽那里拯救出来(启15:1-4)。不过,为得到祝福而感谢是容易的,并不需要很高的属灵成熟度。

 

02第二种层次的感谢是为对于未来的祝福和胜利的指望而感谢。第一种层次的感谢是在事情发生之后,第二种层次则是在期待中。

 

蒙福前感谢神比蒙福后感谢他要困难,也需要更大的信心和更高的属灵成熟度。这一层次的感谢是信心和盼望的起点,因为它关乎尚未见到和经历到的事情。耶稣在拉撒路的坟墓前祷告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约11:41-42)耶稣知道他的天父一向垂听并回应他的祷告,因此,他带着完全的信心事先为他知道必会成就的事情感谢天父。

 

处于这一感谢层次的信徒憧憬将来的胜利,知道自己“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8:37)。他甚至盼望自己及所爱之人的离世之日,并为此感谢神,知道神的恩典在一切悲伤和试炼中都是够用的(林后12:9),也知道荣耀的复活等候着安息主怀的人。这样的信徒生活在盼望之中。

 

当犹大即将遭到比她强大的摩押人和亚扪人攻击时,约沙法王就宣告禁食,在所有百姓面前祷告,恳切地宣告神的能力和良善。他承认犹大是软弱的,若神不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被打败。“我们的神啊,你不惩罚他们吗?因为我们无力抵挡这来攻击我们的大军,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我们的眼目单仰望你。”(历下20:1-12)然后,王带领他的百姓进入提哥亚的旷野,教训他们信靠神和他的先知。这时,他让利未族歌唱的人走在军队前面,“‘称谢耶和华,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众人方唱歌赞美的时候,耶和华就派伏兵击杀那来攻击犹大人的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们就被打败了”(历下20:20-22)。犹大人民在战斗未开始之前就为胜利感谢神。

 

03第三种层次的感谢是在争战之中,就是当我们还在困难或试炼之中的时候——甚至是在看起来就要失败或被压跨的时候,仍然感谢神。

 

当但以理听到大利乌王立了禁令,禁止向王以外的任何神灵或人下拜时,他马上“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6:10)。尽管但以理有生命危险,他仍感谢神,因为不管环境如何险恶,神仍配得他的感谢。

 

就连心怀偏见、不顺服神的约拿,也这样结束他在鱼腹中的祷告:“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拿2:9)他在祷告中没有一处求神拯救,而是为过去的拯救感谢神,承认自己的罪和不信实,并以宣告对神良善的感谢结束他的祷告。

 

彼得和其他几个在耶路撒冷的使徒在被鞭打,又被命令不得继续奉耶稣的名传道之后,“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5:41)。保罗虽然在监狱中(很可能是在罗马)等候受审,且有可能受死刑,然而,他在那里写信给腓立比教会,并在信中为信徒的忠心和神在他们身上不断的做工而献上感谢(腓1:3-6)。

 

如果我们只能在一帆风顺时感谢神,我们的感谢就处于信心的底层。如果我们能够为神将会成就的事情而感谢他,我们就显示出更高的属灵成熟度。然而,在痛苦、试炼或逼迫之中感谢神,就显示出极少基督徒了解、但却是我们的天父希望他所有的儿女都拥有的属灵成熟度。

 

感谢并不是基督徒的一个选项,不是我们可以选择或者不理会的一种高标准生活。正如一位四肢瘫痪的作家琼妮·厄尔克森·多田(Joni Eareckson Tada)所说的:“感谢不是感觉的问题,而是顺服的问题。”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以弗所书》

作者:约翰·麦克阿瑟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