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的诗。)

 

1 神啊,求你将判断的权柄赐给王,将公义赐给王的儿子。

2他要按公义审判你的民,按公平审判你的困苦人。

3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

4他必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穷乏之辈,压碎那欺压人的。

5太阳还存,月亮还在,人要敬畏你,直到万代!

6他必降临,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甘霖滋润田地。

7在他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长存。

 

8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9住在旷野的,必在他面前下拜;他的仇敌必要舔土。

10他施和海岛的王要进贡;示巴和西巴的王要献礼物。

11诸王都要叩拜他;万国都要事奉他。

 

12因为,穷乏人呼求的时候,他要搭救;没有人帮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

13他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拯救穷苦人的性命。

14他要救赎他们脱离欺压和强暴;他们的血在他眼中看为宝贵。

 

15他们要存活。示巴的金子要奉给他;人要常常为他祷告,终日称颂他。

16在地的山顶上,五谷必然茂盛(或译:有一把五谷);所结的谷实要响动,如黎巴嫩的树林;城里的人要发旺,如地上的草。

17他的名要存到永远,要留传如日之久。人要因他蒙福;万国要称他有福。

18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

19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阿们!阿们!

20耶西的儿子―大卫的祈祷完毕。

 

诗篇72:1-20

 

 

诗篇中有两首诗(72篇、127篇)是属于“所罗门”的。如果诗篇第72篇是他写的,便可能是描写他做王。此外,它也论到弥赛亚的千禧年统治。这首诗描述了种种恩福从神权统治者的公义中涌流出来。诗人全然盼望这位君王必为着那些受压迫者的缘故,在公义及和平中统治。同时,诗人也盼望这位君王的统治权从这海到那海,延伸至许多君王之上。诗人祈求和平及昌盛的祝福基于一个事实,就是这位君王是受压迫者的救主,因而配得荣耀、能力和统治权。

 

(一)祈求公义的审判(72:1-7)

 

72:1-4 诗人一开始就求神赐给公义判断的神圣能力(1-2节)。诗人期待王在公义的统治里(1-3节;每一节都含有公义一词)“带来昌盛”(新国际译本,和合本作得享平安;参7节)与和平。此外,他要为困苦(参12节)和穷乏人(参12-13节)的缘故审判并惩罚那些剥削他们的人。

 

72:5-7 人要敬畏你(译自希伯来文;参新国际译本边注)这个翻译,比译作“他必永活”(新国际译本;来自七十士译本)较为可取。根据后者的译法,这一节所指的就不是人类的王,而是持续到万代的神。如果接受新国际译本这个翻译的话,它的思想就可能是,该王的名字或声誉将要世世代代持续下去(参17节)。当一个王的统治是公义的时候,他的统治便为百姓带来兴旺。像雨降在泥土般,正直的统治者能使义人发旺大有平安

 

(二)期待他的统治(72:8-11)

 

72:8-11 诗人期待他的国从这海伸展到那海,并幼发拉底直到全世界。住在旷野的人必在他面前下拜他的仇敌必蒙羞(),服在他之下。远方海岛诸王都要前来献礼物叩拜他。这些王全是来自遥远的地方,其中包括他施(可能是西班牙西南部的塔提苏斯〔Tartessus〕)、示巴(参15节;即今天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也门)和西巴(在埃及上部;参创10:7)。

 

(三)配得统治权(72:12-14)

 

72:12-14 诗人说明王配得这样的统治权(8节)并配受荣耀(9-11节),是因为他是受压迫者的救主。他要搭救……穷乏人(“穷乏人”一词在12-13节中出现三次)和拯救向他呼求的困苦人(参4节)。他要怜恤“软弱的人”(新国际译本,和合本作贫寒……的人)并拯救他们,因为他们的血(亦即他们的生命)对他而言是宝贵的。

 

(四)赞美归于神(72:15-20)

 

72:15-17 由于王伟大和公义的统治,百姓必然拿礼物献给(例如,示巴的金子;参示巴女王将大量金子送给所罗门,王上10:10),为他祷告并给祝福。百姓必祈求农作物生长茂盛(参诗72:3、6-7),五谷丰登,果实累累。黎巴嫩的香柏树林描绘了一幅土地生长茂盛的景象。这样一位王的统治所带来的福分是互惠的——他赐福万国(或许透过贸易与和平的结盟),万国则称赞

 

72:18-20 18至19节记载了诗篇第二首荣耀颂,因而结束诗篇卷贰的部分(诗42-72篇)。这两节经文述说要称颂……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表达了愿他的荣耀在各处彰显的愿望。第20节指出大卫的祈祷就此结束。不过,这大概是指诗篇在较早时期所收录的诗集而言,因为在此之后,另外还有十八篇诗的题词指出它们也是大卫写的(诗86篇,101篇,103篇,108-110篇,122篇,124篇,131篇,133篇,138-145篇)。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作者 | 艾伦·罗斯(Allen P. Ross)

本文选自《信徒圣经注释——诗篇》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