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下文

 

通常我们说“上下文”指的就是所研经文前后出现的那些词汇,句子和段落。这条原则强调的是:人若想得到一处经文的真正含义,就必须思考这段经文前后的词句。[1]如同所有词句的使用一样,圣经用词的真实含义都基于其前后使用的字词。“神”这个词若被冠以“巴力”之名后面,它的意思就与同样这个词被冠以“耶和华”之后的意思完全不同。这正像南非的班图族有句谚语说,“人之为人,乃在族中”[2],意思是,一个人若是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和部落,就会丧失身份。同样道理,圣经的词句如果离开了它们的词汇家族(即所用词汇前后的字词、句子和段落)也会变得语义不明。

 

例如,《哥林多前书》612节说“凡事我都可行……”凡事都可行?圣经真是这么说的吗?听到这话,不法之徒会一跃而起,高兴庆祝;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会高声欢呼,手舞足蹈。这些人一直想从圣经里找到这条命令——凡事我都可行!那么,《哥林多前书》612节真的是在倡导无法无天吗?绝不是!经文紧接着说:“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辖制。”词组“凡事我都可行”从属于一个家庭,只有看见了它的家庭成员,你才能正确理解这条命令。

 

再比如《马太福音》543节,主说:“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睚眦必报之人会惊呼:“瞧!神非但不怪罪我恨仇敌,反而命令我这样做。”那么在这节经文里,主耶稣真的要我们去恨仇敌吗?不是。经文接下来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忽视一条诫命的语境,竟然会颠倒神的道。实际上,忽视了这两条诫命的上下文,会导致对神的悖逆,而不是顺服。

 

《以赛亚书》为例

《以赛亚书》110节说:“你们这所多玛的官长啊,要听耶和华的话!你们这蛾摩拉的百姓啊,要侧耳听我们神的训诲!”神是在对谁说话呢?如果你只读了这节经文,会以为以赛亚是在对着所多玛、蛾摩拉两座城说话。但第10节属于一个语汇部落,它与所处的上下文紧密联系。当你看了上下文,你的结论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你能从11节发现:以赛亚得默示说预言时,共有四王执政,他们分别是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快速翻一下圣经辞典,你就能发现:早在这几位王统治的1400年前,神就已经把所多玛和蛾摩拉二城从地上烧毁。而第3节记载说,以赛亚是在向以色列民宣告神的话。不仅如此,第8节经文是向着锡安子民(也译成女子,即旧约对耶路撒冷具有诗意的称谓)说的。最后,第9节也使用了“所多玛”和“蛾摩拉”这样的字眼。

 

上下文非常重要。如果你只读《以赛亚书》110节,就会误下一个结论,认为以赛亚书1章是对着所多玛和蛾摩拉说话。如此解经,大错特错。以赛亚是在对着耶路撒冷、犹大和以色列言说,他讲道中,拿耶路撒冷与那两座罪恶古城作了震撼人心的比较。纯正的解经必须考虑到该经文前后的词句和段落。上下文决定字句的意思,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整本圣经。

 

其实,在本章前文,当我们思想《马太福音》1019-20节,并在讨论圣灵引导解经法时,就已经看到“上下文原则”的功用了。这节经文的上文(17-18节)清楚地表明,只有身处严酷逼迫这种极端境况下,圣灵才会以不寻常的方式赐你当说的话。

 

《耶利米书》为例

 

《耶利米书》2911节这句美好的经文常出现在贺卡和日历上:“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有些基督徒单单抓住这句经文,便误以为神已经应许了他们的人生总会一帆风顺。但是,如果你读到《耶利米书》29章,你就会发现,这个应许并不是给所有信徒的普遍性应许。它不同于《诗篇》中常见的应许,如《诗篇》14518节说:“凡求告耶和华的……耶和华便与他们相近。”如果你见到《耶利米书》2911节字句的上下文,你会发现,这个应许绝不是给所有信徒的普遍应许,而是耶利米在主前五百多年,向流放巴比伦的犹太人所写书信的一部分。在这封信中,神应许那些被流放的犹太人,他们不会永远身处被掳状态;七十年之后,神就会将他们带回家园——耶路撒冷。

 

透过这里的上下文,我们看到,这是针对一个特定群体、事关一项特定的拯救计划的具体应许,其应用范围已被限制。这处经文不是一个给全体信徒的普遍应许,应许给他们万事顺利、无病无灾的人生,就是耶利米自己,也因为忠心传道而被人憎恶、折磨、绑架、囚禁。显然,如果那样释义,在他的身上就说不通!这句经文的真正意思是:神这项公元前6世纪的应许,是应许以色列人,要将他们这些被掳的人拯救出来。因此,我们不能把这处经文解释为神向今天的所有信徒做出了担保,让他们一生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上下文决定意思,一个词只有在句中才能称之为词。

 

[1] Zuck, Basic Bible Interpretation, 106.

[2] Van der Walt, Understanding and Rebuilding Africa: From Desperation Today to Expectation for Tomorrow (Potchefstroom, South Africa: The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Christianity in Africa, 2003), 143, 139.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