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11:33-35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的判断何其难测!

 

 的踪迹何其难寻!

 

谁知道主的心?

 

 谁作过的谋士呢?

 

谁是先给了

 

 使后来偿还呢?

 

几十年前,我还小的时候,福音派教会对预言的热衷正方兴未艾。讲台上常常讲到预言,讨论预言的书籍汗牛充栋,各种研讨预言的讲习会人潮络绎不绝。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圣经包含了极多的预言;我们应该把预言和其他资料放在一起研究。但这种强调也有负面的影响:那段时期在福音派教会中长大的人有不少对此题目失去了兴趣。许多钻研预言的人往往因为探知神行事隐秘的一面而自傲,结果他们反而与实际的人生脱了节。

 

有一个人对日益黑暗的政治情势窃窃心喜,他的反应倒颇具代表性。他说:“如果世界局势每下愈况,这表示主耶稣快要再来了。”

 

圣经作者的反应却非如此。乌云密布的时局总是使他们忧心忡忡。即使他们讨论到未来的事件,像保罗在罗马书第9章至11章所做的那样,他们也从不以丰富的知识而沾沾自喜。他们在结束时总是归荣耀与神,并且显示这些知识只会使他们与神更亲近。

 

保罗就是最好的榜样,他使用这种方式结束罗马书第三大段。他一直追踪神在历史中行事的方式,指出神在末后的日子将使许多犹太人相信:“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11:26)。保罗如何结束这方面的讨论?他不但没有炫耀他对未来的知识如何丰富,反而流露出对神的敬畏,他的反应充分表露在结尾的“三一颂”上。由于保罗谈到神的怜悯,他在这里所做的,正是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在1712年写的诗歌中描述的事。

 

神啊,当我的灵魂观察

 

你一切的怜悯,

 

我不禁失落在

 

惊讶、爱和赞美中。

 

保罗思想到神的怜悯,他也沉浸在惊叹中,于是他写下了类似的颂赞,将心中的赞美倾倒而出: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他的判断何其难测!

 

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11:33

 

教会中的问题

 

依照这种模式,我打算仔细地探讨保罗所提到神的这个特别属性,以此来结束对罗马书第11章的讨论。有时候我们会看出,神的意念非同我们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我们的道路(参 55:8)。但我们必须承认,即使保罗的意念和道路也非同我们的意念和道路。我们很容易一下跳到罗马书第12章那“实际”的部分,而不愿意花时间深思神性的完美。

 

司布真二十岁的时候,他在伦敦以一篇“认识神”的讲章开始了他半世纪之久的侍奉。在那篇讲章里,他辩称:“要研究神的拣选,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神。”他又说:“最能吸引神儿女注意的最先进之科学、最崇高之思想和最有力之哲学,就是关乎这位他所称为父的神之名字、本性、性格、工作、作为和他的存在。”他说思想有关神的事,可以改进并扩展人的心灵。

 

但现今我们有多少人经常想到神?恐怕在教会中也寥寥无几。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心中在想什么。但根据我们的行动、言语、爱好、教会节目来判断,我敢说现今去教会的人当中,不到百分之一敬拜时实际上在思想神,或以敬畏的心站立在神面前。

 

二十世纪初叶,芝加哥有一位杰出的基督徒和宣教士,他的名字叫陶恕。他写过许多精彩的书,我诚心向你们推荐。其中一本是《认识至圣者》。这是他几十年前的见解:

 

教会已经抛弃了从前对神所存的崇高观念,反而代之以去崇拜不配的人,这种态度多么低劣、卑鄙啊!教会并不是有意如此,而是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逐渐堕入其中。教会对此却毫无所觉,这更使她的处境堪忧。

 

这种对神的轻慢看法几乎存在于全世界的基督徒当中,并因此导致无数的恶。这个宗教思想上的基本错误,产生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基督徒生活哲学。

 

我们失去了对神的威严之认识,进一步又会失去对神的敬畏,和对神同在的体认。我们失去了敬拜的灵,失去了内里以尊崇和静默迎见神的能力。现代基督教会中那种能欣赏或经历属灵生命的基督徒已不多见。圣经上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这绝对不是指二十世纪所盛行那种自信、喧嚣的敬拜方式。

 

这种对神的威严之疏忽,正是发生在宗教逐渐得势,教会正经历几百年来最兴旺的时期。值得警惕的是,我们的收获往往是外在的,我们的损失则是内在的。由于内里的情况往往影响到宗教的品质,结果我们以为的收获很可能变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是陶恕在他那个时代所看见的光景。但谁敢说这种情形在过去几十年间已有改善?相反的,我们对电视、娱乐的沉迷,以及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都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化。最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对此现象竟然毫无警惕。

 

没有人能超越他对神的观点。反过来说,失去对神崇高而可畏的性格之认识,会使人失去道德价值,甚至失去我们所谓的“人性”。今天美国社会对人性轻看的程度足以叫人瞠目结舌。像这样一个公开违背神的国家,我们对她还能存着什么指望呢?教会里面(甚至知名领袖当中)道德的败坏实在叫人心痛。当我们将敬拜仪式的焦点集中在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神身上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陶恕说:“我们想到神的时候心中究竟会起什么念头,这对我们非常重要。”老实说,我们很多人几乎根本就不去思想神。

 

神的本性

 

问题不仅是我们太过于关心自己和物质的东西。有些问题涉及到神的本性。神不像我们。事实上,神与我们实际经验或知道的其他事物大不相同。因此,有关神的事物常常无可比拟,我们很难去想象神。

 

我们一开始谈论神,通常会使用直喻。意思是我们把神比作一个人或一件实体,我们总是说:“神就像……。”但我们越接近神,越了解他,就越觉得这种比喻根本不管用,我们发现自己和保罗一样说:“深哉……,”“何其难测!”“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

 

陶恕在我前面提过的那本书里,要我们留意以西结在他的预言书第1章所记载的异象,以及他如何越试着去描述这异象,越感到无能为力。以西结见到了他从未看过的景象。他首先用类比的词句来形容:“我观看,见狂风从北方刮来,随着有一朵包括闪烁火的大云,周围有光辉,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物的形像来。他们的形状是这样:有人的形像”(结1:4-5)。

 

他越靠近那神圣的宝座,他的词句变得越犹豫不定:“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像,看着像可畏的水晶……活物行走的时候,我听见翅膀的响声,像大水的声音,像全能者的声音,也像军队哄嚷的声音”(2224节)。

 

最后,以西结自己站在神的宝座前,他企图描绘所见到的景象,却只能这样说:“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像”(28节)。

 

所以神在十诫中第二条明文禁止人用偶像或任何形像来拜他:“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20:4-6)。

 

初看之下,神禁止人造偶像来拜他似乎有点奇怪,我们或许会问:“这有什么坏处呢?偶像岂不能使敬拜的人更集中注意力吗?”

 

神学家巴刻说,这问题可以有两个答案。第一,偶像亵渎了神,因为他们总是比神低,不但不能启示他荣耀的形像,反而使这形像变得更模糊。第二,偶像难免会误导敬拜者,因为偶像是以比较的方式提供了一些虚假的概念。

 

虽然神在耶稣基督里将他自己启示出来,但无可否认的,耶稣在世上时,尚未发明照相术、电影、电视。因此我们没有他的相片。神没有用相片,而是用圣经的话语将他自己,甚至将耶稣基督,显明给我们看。

 

中古世代的神学家说到deus absconditus,意思是“隐藏的神”。神确是如此。神总是将他的一部分隐藏起来,即使我们看见的那部分,也是神在圣经中启示出来的。

 

不可传递的属性

 

神学家做了一个颇有助益的区别,就是将神的属性分为“可传达的属性”和“不可传递的属性”。

 

可传达的属性是指神分授给我们的性格,因为我们是照他形像造的——包括知识、智慧、爱、怜悯——而这一切在罗马书这里的“三一颂”中都提到了。当然,神在这些事上远远超越我们,但我们多少能够领会其性质,因为我们在较低的层次上也拥有这些特性。至于神那不可传递的属性则是指他未和我们分享的特质,事实上他也无法与我们分享,因为那些都是神所以为神的部分,包括自有、自足和永恒。

 

我们研讨保罗的三一颂时,将讨论神的几个可传达之属性,因为他特别提到了神的智慧、知识、判断和道路。此处我们不妨先看看神几个不可传递的属性。看看我前面提到的那三个属性。

 

1. 自有性。这表示神是自有永有的,没有人创造神。你我说到我们的存在时,我们必须承认:“我成了今日的样子,是出于神的恩典。”但神在燃烧的荆棘中将自己启示给摩西时,神只是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14)。

 

当然,这是影响我们认识神的主要障碍。我们要认识一样东西,所用的方式通常是将它分为几个成分,然后追踪这些成分的起源。我们若能解释它是怎么来的,就多少能够对它有所认识。但我们不能这样分析神。我们分析一件东西,最后总是会指向神是它的创造者。但神自己没有创造者。他是自有的,因此也是我们无法知晓的。神不能像其他受造物那样被分析、评估。

 

2. 自足性。这是指神没有需求,所以他不必依靠任何人。我们却不是这样。我们的需要真是无以计数——需要氧气呼吸,食物裹腹,衣服蔽体,房屋居住等等。若缺少其中之一,即使是短暂的时刻,我们也无以为继,难免死亡。神却不需要这些。他所需的一切都在他自己里面了。

 

这与许多人对神的观念大相径庭。他们以为神和人一样,也有各种需要,即使不是为了生存,至少是为了做一个快乐满足的神。例如,他们以为神是因为寂寞,而创造出亚当夏娃来与他做伴。他们忘了神是三位一体的,在三一神当中总是有完美而满足的交通。

 

也有人以为神需要人的敬拜。但即使明天世界上所有人都成了无神论者,甚至拒绝承认神的存在,神也丝毫不受影响,这就像太阳不会因为我们都成了瞎子而黯然失色。

 

也有人以为神需要帮手,他们甚至说神创造我们是为了帮他“把事情办完”。神确实给我们权利去帮他做一些有用、有意义的工。他在伊甸园中也把有意义的差使交代给亚当和夏娃。在现今传福音的世代,他派我们做他的福音使者,甚至称我们是与耶稣基督“同工的”。但这并不表示神需要我们。没有我们,神照样能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他一向是如此。他选择使用我们,纯粹是出于他那自由而超越一切的主权。换句话说,神过去、如今、未来都是同样一位无限、存到永远的神。

 

3. 永恒性。我们很难用简短几个字来描述为何“永恒”是神的属性之一,但这与他的永存和恒久有关。换句话说,神昨日今日,直到永远,他的无限和永恒都是一样的。

 

这对我们意义非凡,因为这表示我们可以相信神会永远保持他所启示的样子。换句话说,我们在圣经中读到有关他的事,如今仍然不变。前人所发现关于他的真理,我们如今也会有同样的发现。神既然在奠立世界的根基之前就定意在基督里爱我们,我们可以确知他会一直爱我们到底。由于神在创世之前就为万物定了旨意,我们可以确定他的旨意终必成就。此外,既然神是初,也是终,我们就知道我们无法逃避他,有一天我们必须为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向他交账。

 

对神的正确认识

 

如果神这么难了解,我们如何培养对他的正确认识呢?当然,我们必须依据圣经的启示,思想圣经提供的真理。另外巴刻也提出两点很实用的建议。

 

1. 除去你那些足以局限神的思想。这也是本讲所做的。我们必须突破这个世界的因果关系和时间的限制,将神想作自有、自足和永恒的神。这也是圣经作者一再努力的目标。

 

2. 提醒自己神的行动是伟大的。圣经作者也这样提醒自己,神如何创造天地,如何介入以色列的历史,将他的百姓带出埃及为奴之地,把他们安顿在应许之地,剪除他们的仇敌。我们必须记住,神如何差遣耶稣基督来,为我们的罪而死,并且复活,成为我们得胜的救主。

 

有谁像神?

 

在旧约中,有一卷与作者同名的书——弥迦书;弥迦的意思是“谁像神?”那是一卷颇悲哀的书,因为弥迦和所有小先知一样,活在一个邪恶的世代,他传的是神审判的信息。百姓犯了罪,他们必定要受审判。但弥迦书并非完全论到审判。弥迦在他的预言快结束时,问了一个他自己的名字所代表的问题:“有何神像你?”(弥7:18)。他的回答与保罗在罗马书第11章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一模一样。

 

神啊,有何神像你,

 

 赦免罪孽,

 

 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

 

不永远怀怒,

 

 喜爱施恩?

 

必再怜悯我们,

 

 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

 

 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

 

你必按古时起誓

 

 应许我们列祖的话,

 

向雅各发诚实,

 

 向亚伯拉罕施慈爱。

 

7:18-20

 

如果神和我们一样,他一开始就不会显出他的怜悯,因为弥迦那个世代的百姓(其实今天也一样)并不配得他的怜悯。如果他和我们一样,即使他一时显露怜悯,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百姓很快就会失去耐心。但神不像我们!神是神,没有人像他。他是“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34:6-7)。

 

神若不是这样一位神,我们就毫无盼望。我们都将灭亡。但神确实是这样的一位神,因此我们有了盼望。你若仔细思想这一点,就会对他发出赞美。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