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9:22-24

 

倘若神要显明他的愤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这器皿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

 

“人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人生的主要目的是荣耀神。”这是《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中提供的答案。但我们也可以说,神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荣耀神。我们在前面几讲已经看过,神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在研讨罗马书9:22-24时,我们将看到神如何荣耀他自己。

 

这段经文道出神的五个属性:愤怒、权能、忍耐、荣耀和怜悯(22-23节)。其中有两个前面已经提过了:第16节的权能,和第151618节的怜悯。其他两项:愤怒和荣耀则在罗马书最前头的几章介绍过了。本段经文中唯一第一次出现的属性是忍耐,保罗宣告说,神的忍耐向“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显现。经文教导我们,神对待罪人的方式既非武断,亦非毫无意义的,他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他的愤怒、权能、忍耐为人知晓,正如他对待蒙拣选得救之人的方式,也是在彰显他的怜悯。

 

在这两种情形下,神都借着运用他的属性或彰显他的属性,叫他自己得了荣耀。

 

一些文法上的问题

 

这几节在解释上多少有些困难。我们不妨先从困难的部分着手。难处主要是文法上的。

 

第一个难处是,这节经文由“倘若”开头。通常“倘若”一词都是用来引进从属子句,后面应该紧跟着一个主要或独立的子句。但此处却没有子句。因此这句话的第一个部分一直延伸到第24节,却仍然悬在那里。这种情形在文法上称为“破格文体”。可能得靠我们自己在心里给它下一个结语。我们会以为这一节是说:“倘若神要显明他的愤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那你还有什么可反对的呢?”或者“那你为何还埋怨他不公平呢?”

 

新国际译本似乎鼓励添上这一类的话,所以把开头的部分译作“倘若……”,但这还是有一点臆测的意味。

 

下一个字也是问题。新国际译本作“倘若神选择显明他的愤怒”,其中的“选择”一词通常译作“愿意”。于是问题来了:这一节是否说“虽然神愿意显明他的愤怒,但他却以极大的忍耐忍受那些他愤怒的对象”?也就是指神选择暂时不显露他的愤怒。或者这一节是说:“由于神想要显明他的愤怒,他就暂时忍耐他愤怒的对象,”好留到将来对他们显露更大的愤怒?

 

参考第19节至21节,第二种解释似乎较佳。这一节似乎是再度强调,神有权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使谁刚硬就使谁刚硬。这几节是在问:“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么?”

 

如果这几节的含义确实是如此,那么我打算做以下的运用:神的主要目的是荣耀神。既然神是全能的,这个目的必然达成。“荣耀神”会成就在历史上的每一个细节里,成就在每一个人的命运中。所有曾经或将要活在世上的人都必须荣耀神,不论是用积极和消极的方式,不论他们是否愿意,不论是在天上或在地上。不论你是神施怜悯或倾倒愤怒的对象,你都将荣耀神。或许你在自己的悖逆和不信里,成为他愤怒和审判的对象,将来你仍然要荣耀神。事实上,即使现今你悖逆神,你仍然在荣耀他,因为他如今正在容忍你的罪,没有把你立刻下到地狱里,这事实本身就荣耀了他。

 

根据我个人的判断,这是解释第22节至24节的正确方式,它教导我们神的忍耐可以从他暂时容忍邪恶的人显明出来。

 

悔改的时机到了

 

但神的忍耐还有更多的含义。保罗的作品中,“忍耐”一词并不多见,它通常是用来指人类的美德,那是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所结的果子之一(参 5:22)。但我们很难忽略一个事实:它在罗马书第2章已经一度被用来指神的忍耐。

 

保罗在那一章里,写到神要审判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却仍旧和别人一样犯罪的人。保罗问道:“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吗?”(3节)。特别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4节)。此处保罗又加上一句有趣的话:“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这个子句间接地显示了神的恩慈、宽容、忍耐是为了要领罪人悔改。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若单单根据罗马书9:22,我们会以为神忍耐恶人,不过是为了让这些人的罪恶越积越多,到了最后审判的日子,他就可以完全显露他的愤怒和权能。当然,这是神的旨意之一,圣经就是这样说到法老。神兴起法老(甚至使他的心刚硬),好叫神完全的大能彰显在他身上,使神的名在全地为人知晓。

 

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神显明他的忍耐也是为了让那些他呼召去相信他的人能有机会悔改。这两种目的都是恩慈的。

 

我们也需要查考彼得后书第3章,这是圣经中论及神的忍耐最重要的一段经文。彼得在这一章里讨论到耶稣基督延缓他第二次再来的原因。彼得警告我们,不久就会有人冷嘲热讽地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彼后3:4)。然后彼得分成三点来回应这种讥讽。

 

第一,在挪亚的时代,神已经用洪水审判过这个世界。那些发出嘲讽的人故意忘记此事,他们不想为此伤脑筋,但还有一个更严厉的警告:有一天神要用火审判世界(彼后3:6-7)。

 

第二,神衡量时间的方式不同于我们。对我们来说,一天似乎很短,一千年则似乎很遥远。但神“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后3:8)。

 

然后彼得来到他的第三个论证,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NIVKJV版用“忍耐”)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有人用阿米念主义(Arminianism)或反加尔文主义的形式来解释这一节,认为它在否认拣选的教义。但这根本不是这一节的意思。彼得其实是在这一节中论及拣选——“宽容你们”。因此神不愿意毁灭的那些人就是蒙拣选的人,而神一再延迟耶稣基督再来的日期,是为了给那些被神拣选将归属基督的人一个听福音的机会,好使他们能悔改认罪,相信基督。

 

这也是彼得稍后那一节的意思:“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彼后3:15)。由于神忍耐我们,不急着审判我们,所以我们才得以被拯救。

 

很有意思的是,彼得提到保罗也曾经写过相同的事。保罗在何处写到这事呢?他的作品中只有两处提到神的忍耐:罗马书2:49:22。由于彼得留意到保罗的“信中有些难明白的”,而罗马书第9章被公认是较难的一章(第2章还没有那么难),所以我认为彼得是指我们正研讨的这一段,亦即罗马书9:22-24。此外,彼得承认他自己也觉得很难明白。如果基督的使徒彼得都觉得难,更何况我们呢?

 

另一方面,彼得确实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含义。他说:“我主忍耐为得救的因由。”换句话说,这些教训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的。这些经文并未说神忍耐罪人,是为了到末日要更严厉地审判他们,更彻底地显露他的愤怒和权能。经文本身乃是教导我们,神忍耐罪人,好叫他们能认罪,并相信基督。

 

事实上,这是罗马书第9章至11章进展的方向。罗马书9:25说到神呼召一个新的族类归属他自己。保罗将在罗马书第11章讲到“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11:26节)。

 

个人的见证

 

我们研究保罗作品中论及神的忍耐之部分,还必须将另一处经文纳入画面中,就是提摩太前书1:15-16,保罗在那里以一种动人心弦的方式,谈到神对他个人那无限的忍耐。他称这见证是“可信的”。“‘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

 

保罗在这几节里,引用他个人的经历来说明他在罗马书中所讨论的教义。保罗知道早在创世之前,他就被神拣选了。但他也记得那段可悲的岁月,他怎样偏行己路,自以为义,直到神呼召他为止。他是一个法利赛人,年轻时大发热心,逼迫基督徒,甚至四处追杀他们。当第一个殉道者司提反被耶路撒冷的人在公会授意下用石头打死时,保罗也在场,他还为那些扔掷石头的人看守外衣。保罗仇视基督徒,憎恨他们所敬拜的耶稣。

 

但神忍耐保罗。神没有击打他,反而任由他走在自以为义的道路上,容许他恣意妄为,直到最后,神呼召他去相信他所逼迫的耶稣。神这样做,好叫保罗早年的荒诞行径和他后来所接受神的恩典、怜悯、荣耀成鲜明的对比。

 

每一个基督徒的故事

 

当然,这不仅是保罗个人的故事。这是历世历代以来所有信徒的故事。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悖逆神时,神没有立刻审判他们,急忙制裁他们。虽然神警告过,他们吃禁果的那日必定会死,但神并未执行肉体的死刑。他到了园中,并没有怒气冲冲地喝令他们出来,他只是平静地呼叫他们,和早先一样对他们说话。虽然神确实对付了他们的罪,宣布一些较轻微的审判,但他同时也应许要给他们一位救主。他预言耶稣将被撒但伤害,但有一天耶稣要摧毁撒但及其工作。

 

神对亚当是多么有耐心啊!他如何忍耐夏娃啊!神当然不愿意我们的始祖灭亡,他盼望他们能悔改,找到永远的生命。

 

神也忍耐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七十五岁离开哈兰,往应许之地去。在此之前,他曾多年住在迦勒底的吾珥,被属灵上的无知和那个世代的邪恶所蒙蔽,他甚至还拜假神和偶像(参 24:2)。神长期忍耐亚伯拉罕的罪,知道有一天他要将自己启示给亚伯拉罕,并且立亚伯拉罕为一个大国之父,做神选民的先祖。

 

神对亚伯拉罕是多么有耐心啊!

 

还有撒拉!神在幔利的橡树那里再次应许要给亚伯拉罕一个儿子,虽然当时亚伯拉罕和撒拉都已过了生育的年龄。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创18:13)。但神没有因撒拉的不信而审判她。神忍耐她,到了第二年,撒拉已达九十高龄,亚伯拉罕已一百岁时,他们生下了以撒。

 

神也忍耐摩西,虽然摩西自己是一个缺乏耐性的人。摩西四十岁那年,以百姓的救星自居,想帮助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桎梏。他下手杀害一个埃及人,毫无疑问的,他想起来抗暴,谁知却不得不逃亡。他逃到遥远的西奈沙漠地带,神又用了四十年来锻炼他。最后神呼召他回到埃及,去告诉法老王让以色列百姓离开,摩西却百般推辞,找出各种借口。但神一再忍耐摩西,就像出埃及和在旷野漂流的四十年间,神如何忍耐以色列百姓一样。

 

以色列人对神公然的冒犯实在难计其数。神救百姓脱离法老的铁轭之后,他们到了西奈山下,由于摩西迟迟不下山,他们就造了一个金牛犊,并且围绕着它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出32:4)。

 

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Donald Grey Barnhouse)说:“神大可以当场执行审判,一举歼灭这个悖逆的国家,而从摩西的后裔中另兴起一族,神这样做丝毫无损他的公义。但神情愿怜悯他们,甚至赐给他们更多的恩典和慈爱……神借着忍耐和宽容,彰显出他的怜悯。”

 

神对以色列人是多么有耐心啊!他不愿任何他呼召去相信耶稣基督的人灭亡,乃愿人人都悔改。

 

来到新约时,我就想到那个与耶稣一起钉十字架的强盗。他是一个杀人犯,也是一个贼。他和所有罪人一样只配下地狱。但神宽容他,忍耐了他那恶贯满盈的一生,显示神仍然可以向一个走到人生尽头的恶人,彰显出他的恩典。

 

确实,“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彼后3:15),“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罗2:4)。

 

忍耐,但并非永远如此

 

这是否能引领你悔改?让我帮助你根据几点来思想这件事。

 

1. 神的忍耐有其目的。虽然你本该下地狱,但今天你没有在地狱中,是因为神忍耐你,他忍耐你的原因是要领你悔改。神的忍耐极其伟大,我们已经在本讲中讨论过了。但你不能滥用神的忍耐。它的存在是为了你的好处。神忍耐的日子就是他施恩的日子。

 

不妨回想一下神如何忍耐你。

 

或许你明知故犯,而神却容忍你。你不像那些异教徒,他们对神和救恩一无所知。你生活的环境使你能轻易读到圣经,听到人教导圣经的教义和得救的方法,你明白什么是敬虔之路。但你狂傲地拒绝这些知识。你好像罗马书1:32所描述的那些人,“知道神判定这样行的人是当死的”,却继续活在罪中,甚至鼓励别人也这样做。

 

或许你也藐视神的恩典,但神仍然忍耐你。或许你生在基督徒的家庭中,参加一个很好的教会,有一些关心你的基督徒朋友,他们对你做见证,为你祷告。但你却丝毫未从这些恩慈的行动和环境中获益。

 

你甚至可能藐视神的忍耐,但神依旧对你百般容忍。你知道那“惊人神圣之爱”要求你把全人献上,但你悍然拒绝。而神依然容忍你。

 

2. 神不会永远忍耐下去。虽然神满有忍耐,但他的忍耐有限度。圣经警告我们,如今神的愤怒是被他的忍耐所拦住,但它就像水坝后面的潮水,越积越高,有一天终必决堤而出。神一再容忍法老,但最后神还是审判他。神也容忍以色列人,但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在旷野倒下。神容忍不信的强盗,但另一个强盗却受到审判,在罪中灭亡。

 

神的忍耐能导致人悔改,但你必须有悔改的心。你必须相信耶稣。你若不相信,在末日就必面对神的审判,虽然你现在或许对审判之说不屑一顾。

 

我想到一个农夫的故事。他是一个不信的人,他的农场正好面对一个教会。每一个主日,基督徒来到教会聚会的时候,那个农夫为了显示他对基督徒的轻蔑,总是故意在牧师开始讲道的时刻,开着他的拖拉机来回犁田。每一个人都能听到那噪音,对他的意图也都心知肚明。一整个夏天他都是这样。到了十月的收割季节,他写了一封信给当地的报纸,沾沾自喜地夸口说,虽然他在夏天的每一个主日早上工作,但神并未击打他。他的农作不但按时收成,而且和往年一样丰富,一点不逊于那些基督徒的农获。报馆登出了他的投书。但在这封信底下,编辑加上了一句附注:“神不是在十月算账。”

 

神满有忍耐。他的忍耐是为了人的救恩。但神的忍耐不是毫无止境的。有一天算账的日子终必来到,届时他就要审判世人。

 

3. 因为神的忍耐,我们也当忍耐。稍早我说过,“忍耐”一词在保罗的书信中并不多见。事实上,关于神的忍耐他只提到三次。有趣的是,论及基督徒的忍耐,保罗倒是提到了六次,刚好是两倍之多。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忍耐乃是圣灵的果子(加5:22;参 西1:113:12),神也命令服侍他的人当有这种美德(参 林后6:6;提后3:104:2)。

 

你若相信耶稣,或许这可以运用在你身上。我们很容易对人不耐烦,特别是对那些我们想要带领信主的人。但神满有忍耐,我们也当如此。

 

罗马书9:22-24还论到神的另外四种属性。愤怒是其中之一,但神没有要我们显明愤怒:“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神的另一个属性是能力,但显出能力的是神,而不是我们。即使荣耀也不是由我们显出的。但我们可以显出怜悯。最重要的,我们也可以忍耐。忍耐并不容易做到,但我们可以尽力而为。神自己是忍耐的,他能使用我们的忍耐吸引许多内心受到伤害的人到救主那里。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