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1:8

 

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部剧本中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人女人都是演员。”在同一个剧本里,那位忧郁的杰奎斯爵士(Lord Jaques)这样论及一个士兵,“即使在大炮的口中,也想寻找泡沫似的名誉。”这句话将“名誉”贬为一文不值、无关紧要的东西。另一个士兵奥赛罗(Othello)的说法就完全不同。这人一向做事愚昧而可悲,他说,“我已经丧失了我的名誉!先生,我失去了自己不朽的一部分,剩下来的只有兽性了!”

 

我们如何看待名誉?它是一个脆弱的泡沫,或不朽的存在?它值得拥有吗?或者我们最好不要去想这一类的事?答案是,这取决于我们想拥有名誉的目的是什么。

 

罗马书1:8-15是这卷书信的第二个开场白,这也是一个非正式的开场白。使徒在这里说到罗马基督徒的名声,重要的是保罗为此而感谢神。他们是因信心而名闻遐迩。保罗告诉我们,他们的信德已经传遍了天下。当然,这不是说地球上每一个偏远角落的人都听见了罗马信徒的信心,但保罗的意思是,他们的信心已经广为人知;毫无疑问的,这是因为其他的基督徒也在谈论这事。他们彼此问道,“你们知不知道在罗马有一群基督徒?”“你们听说过他们的信心有多么坚强吗?你们听说过他们如何在那个邪恶的城市里忠心地侍奉耶稣基督吗?”既然保罗一开始就为他们这好名声感谢神,可见虽然世俗的名声一文不值,但至少此处罗马人的这种名声是值得拥有的。

 

为什么信心的名声是值得拥有的?这段经文提供了四个理由。

 

真正的信心

 

罗马基督徒的名声有其价值,第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信心建立在真正的基础上。那是真实的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端,因为有许多所谓的信心是不合乎圣经的,任何名声若建立在这种信心上,就是建立在虚假而无效的基础上。

 

在某些人心目中,信心主要是一种主观的宗教情感,这完全偏离了神话语的启示。我有一次和一位持这种观点的年轻人谈话。我问他是不是基督徒,他说他是。但我从谈话里很快发现他并不相信耶稣基督的神性、他身体的复活、他为我们的罪而死,以及其他基本的教义。我问这个年轻人,他怎么可能拒绝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教义,而仍然自称是基督徒呢?他说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问题,但他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是一个基督徒。显然,这并不是真正的信心。那只是一种对生命的观点,是建立在他个人的感觉上的。

 

真信心的另一种代替品是轻信,这种人接受某一样东西是真的,只不过因为他强烈地希望那是真的。有时候,这种信心是渴望某一种致命的疾病——例如,心脏衰竭、艾滋病、癌症等——神奇性地得到医治。但是,轻信本身不能带来医治。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信心。

 

第三种虚假的信心是乐观主义。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在他的畅销书《积极思考就是力量》中,把这种代替性的信心发扬光大。他建议我们收集新约有关信心的经文,然后背诵下来,将它们沉淀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心动摇时,就可以琅琅背出这些经文。“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太17:20)。皮尔说,“根据你对自己的信心,根据你对自己工作的信心,根据你对神的信心,这就是你所能及的边界。”

 

在这句话里,对自己的信心、对工作的信心和对神的信心,显然是同一件事,这表示一个人信心的对象是谁都无所谓。约翰·斯托得对此有相当精辟的驳斥,他说,“皮尔推荐的这种‘打破一切忧虑’的公式之一,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先大喊三次‘我相信’,可是他并未告诉我们,到底我们如此坚定相信的是什么。他的书最末了只是,‘相信,然后成功地活着。’但相信什么呢?相信谁呢?对皮尔博士而言,信心实际上就等于自信,他的乐观思想大半是没有根据的。”当然,对生命抱着积极的看法固然有益,正如积极的自我形像确实有其价值。但这并不是圣经提到的信心,也不是保罗为罗马人而感谢神的那种信心。

 

为什么我说罗马信徒的信心是真信心,不同于这些错误的信心?有两个理由。

 

第一,他们的信心是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对福音的信心,是以耶稣为中心的。这从上下文可以得知。保罗在开头的七节里多次提到福音,他给福音下定义说,“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然后保罗又说到,他的职责是“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235节)。接下去,保罗为罗马信徒的信心感谢神,显然他心中想到的就是那一种信心。他们名至实归,因为他们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是他们的救主。就“救恩”而言,所有其他的“信心”都是一无价值的。那些信心无法救人。

 

第二,这种信心是从神来的,而不是人自己生发出来的。所以,保罗先为这些基督徒感谢神,而不是先称赞他们的热心。如果信心是人的一种成就,那么保罗就会称赞罗马信徒。他会说,“首先,我要谢谢你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或者说,“我要称赞你们的信心。”但保罗并未这样做。信心是神在我们里面做工,是重生的结果。因此,保罗为罗马基督徒感谢神,而不是感谢人。

 

哈尔登说,保罗为他们的信心感谢,“这足以说明保罗认识到‘神是福音的创始者’,不仅因为神使福音的产生,好叫福音能传给他们;实际上,神赐给他们恩惠,使他们能相信。”

 

加尔文如此说到这一节经文:“信心是神的赏赐。”

 

因此,我在这里要问,你的信心也是这样吗?不是相信你的主观经历,也不是相信你能靠做什么;这种信心是神在你里面做的工,是你相信他的儿子主耶稣基督做你救主的结果。如果你的信心是这样的,那么这种名声就值得拥有,因为它能将荣耀归给神,就是那位信心的创始者。

 

会蔓延的信心

 

罗马基督徒在信德上的名声有其价值,第二个原因是他们的信心是一种会蔓延的信心。我的意思是,这信心不仅在熟识的环境里被人谈论、听闻,并且会被其他人注意、传递出去。由于这种信心,罗马教会不断增长,福音迅速地向四周扩展。

 

我认为第17节就在暗示这一点,虽然我知道我所引用的句子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在希腊文里,这一节重复了“信”这个字,“本于信,以致于信”(ek pisteos eis pistin)。新国际译本的翻译是,“信心从始到终”。显然得其精髓。但它也可能有另一种含义,表现在一些较直接的翻译上,“从一个相信基督的人之信心,到另一个因那人的见证而相信的人”。

 

正如我所说的,“本于信,以致于信”并不一定是这个意思,两种翻译都有可能性。但我相信这是第1世纪福音传播的方式;毫无疑问的,福音至少有一部分是从这个位于罗马帝国首都的教会传开的。

 

当时的教会并没有现代各种媒体作凭借“把信息传出去!”那时还没有基督教杂志,没有属灵书刊,没有电视布道家。你想初代信徒在缺乏现今这些传播工具的情形下,怎能成功呢?钟马田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属灵的复兴根本不需要做广告,它本身就是广告……不妨读一读教会史。当复兴在一个小团体中发生时,就不在乎这团体有多小了;消息不胫而走,好奇心被唤醒了,人们禁不住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不可以加入?该如何联络呢?”用不着宣传,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它一下子就散播到整个世界。此地(英国)也曾经发生过这种情形。这就是复兴!这就是五旬节!在古代大众传播工具落后,缺乏宣传媒体的情形下,消息可以像野火燎原一样传开,这是圣灵的工作!如今我们岂不是应该开始从新约的角度来思想吗?

 

如果我们从新约的角度思想,就会关心到我们的信心之本质,以及它的蔓延性。我们会盼望自己和四周信徒的生活能够引起别人开始谈论基督教的信仰,开始询问究竟基督是谁。

 

能激励别人的信心

 

罗马信徒信德的名声所以有其价值,第三个原因是那信心能鼓舞别处的信徒,包括使徒保罗自己。保罗在第12节说到,这是他计划到罗马的原因之一,“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那种期望是针对未来的,但保罗可以满怀信心地这样说,因为有关罗马基督徒的信德之报导,毫无疑问地已经成了保罗得激励的来源。

 

保罗需要鼓励吗?当然!保罗是一个使徒,他当然是大有信心的。但他也是第一个告诉我们他常常在工作上遭遇难处和试炼的人。他在哥林多前书承认,他初到哥林多的时候“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2:3)。他又在哥林多后书写道,“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林后4:8-9)。然而,他下了这样的结论,“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15节)。稍后,他在列出作为基督使者所受的许多艰辛、迫害、危险之后,他下结论说,“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林后11:28)。

 

每一个人都需要鼓励,特别是那些在与撒但做属灵争战的人。谁能鼓舞他们呢?当然是神。但神也透过人工作,神用来鼓励基督徒工人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听见其他地方的基督徒所显示的信心。

 

这对我也是一种鼓励。对你岂不也是一样吗?

 

当你听见一些国家,那里的基督徒曾饱受当局的逼迫和骚扰,甚至被鞭打,但教会却日益兴旺时,你的心岂不充满感恩吗?当你听见南非的信徒如何勇敢地起来反对种族隔离政策时,你的灵岂不为之雀跃吗?

 

当你听说美国政府中,有一批主管司法、立法、行政的高阶层官员,定期聚集祷告、查经,祈求神在他们决定国家大事时能引导他们时,你岂不觉得心头的担子顿时轻省不少?

 

你听到有一些人在我们城市的贫民窟,为基督的缘故服侍那里的人时,你岂不也会因这一类的报导而受鼓舞?

 

你听到一人得救的消息,即使只是一个人,你岂不也为之欢喜快乐吗?

 

让我插进另一个想法。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和他写给其他教会——例如哥林多、加拉太、腓立比、以弗所,或他曾经探访过的教会——这中间最大的区别是,罗马教会不是他所建立的。虽然他计划去拜访罗马,指望借着分享彼此的信心而同得安慰,但到目前为止,他尚未这样做,我认为单单这个原因,罗马教会在信心上的名声就足以使他得到激励。

 

请容许我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历。每一次神使用我的信息或话语使别人得以认识基督时,我都深受激励。看见自己为主所做的事能有果效,实在叫人兴奋。但是,当我看见别人在其他地方所做的工被神大大祝福时,我的心尤其欢喜快乐。为什么?因为那表示我不是在单枪匹马地奋斗。属灵的战场上还有别的精兵和我并肩作战,而胜利已经握在我们的元帅手中。我相信保罗也是如此,这也是他想到罗马信徒就心生感恩的原因之一。他在遭遇逆境时,只要想到这些基督徒,想到他们的信心如何“传遍了天下”,就足以使他欢欣鼓舞。

 

信心:基本要素

 

罗马信徒的名声有其价值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信心乃是生命中最基本的要素。信心不是美德,也不是成就。知识固然很好,基督徒也认为知识相当重要。善行也是必要的,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没有善行的人是已经得救的人。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22-23)——是我们乐观其成的。但是只有信心——相信主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来11:6)。没有信心,就没有人能被称为义。

 

我不知道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否有使徒的精神?我们是否实际上用这种方法来衡量其他基督徒的工作和见证?

 

我想我们的方法是这样的:我们常常用数目的大小来衡量工作成效。我们听说某一个教会有一万会众时,所得的印象之深刻,恐怕十倍于我们对一个有一千会众的教会所产生的印象。那么只有十个人的教会怎么办?我并不反对大教会。我为他们高兴。我常常说,大教会能做一些小教会无法做的事——可以推动特殊的事工,或针对不同需要的人提供不同的团契。此外,大教会之为大,往往是因为他们在解经事工上非常强,例如南加州最大的几个教会;或者是他们有极坚固的信心,和对肢体强烈的关怀,韩国教会就是一例。但我们不能因为教会在人数上蒙祝福是件美事,就认为小教会没有得到神的喜爱,或认为他们缺乏信心和见证。我们固然应该为人数的增长感谢神,但我们也应该特别为那些坚持到底的信心感谢神。

 

我们现代的基督徒是否以此著称?我们是因信心坚固而为人知晓吗?我们的信心是否像罗马信徒的信心,传遍了天下?

 

此外,我们也很容易用节目来衡量基督徒的事工。活动越多越好!越有创意越好!最好参与的人能据此而写一本书。当然,我也不是反对节目。适当的节目是为了人和教会事工的需要而产生的。但这是评估教会的正确方法吗?节目能证明神的祝福吗?你应该知道答案。我不认为第1世纪罗马那个初萌芽的教会有各式各样的节目,至少没有我们现在的这样多彩多姿,但那是一个声名卓著的教会,而且实至名归。因为那个教会是以基本的东西著称——就是他们的信心。

 

我们是否也以此著称呢?人们是否这样论到我们——“他们对神和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是多么坚固啊!”

 

我们也太看重庞大的预算和建筑物——这恐怕是我们最应该感到愧疚的地方。我要再一次说,我并不反对预算和建筑物。若缺乏足够的经费,许多有意义的基督徒事工无法推展;若缺乏足够的空间,许多重要的活动难以进行。但是,对经费的适度关切,不同于根据庞大预算和时髦建筑来衡量教会事工。保罗那个时代的教会可能就在会众的家里聚会,然而那个教会的信德却传遍了天下。

 

我们是否以此闻名?或者别的基督徒提到我们时,最多只能说“噢,他们有七位数字的预算,有雄伟壮观的建筑”?

 

信心才是最基本的东西;不是人数或节目,不是预算或建筑物。我们是凭着信心,“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5)。使徒约翰说,“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

 

让我告诉你,我求神给费城第十长老教会什么样的名声。我祈求这个教会能因其相信神在圣经上所说的话并且努力照着去行,而为人所知。我愿意我们的教会因对耶稣基督坚固的信心,因人们常常满怀爱心、毫无畏惧地谈论耶稣,而被人纪念。我盼望我们的教会,不是因我们花在神学上的时间和教导神学的环境而被人知晓,乃是因神摆在我们里面的信心而名闻遐迩。但愿我们在这个城市中彰显出:只有耶稣基督才能解决这个城市的问题,解决住在这城里的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我盼望第十长老教会在信心上成为坚固的磐石,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在受逼迫或称赞时,都能站立得稳。

 

这样要求会太过分吗?我想不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目标,也是值得拥有的名声。


返回 文章目录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